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斷奶後寶寶的輔食怎麼做、怎麼喫,估計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們都思考過的問題。

當“母乳”這個均衡全面的營養來源突然被切斷、食物的地位不斷凸顯時,要怎麼挑選食材,如何製作輔食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呢?

身邊不少同事都有孩子斷奶後體重略微下降的經歷,由此可見,斷奶會對寶寶的飲食習慣帶來不小的衝擊,而這時期的輔食製作和餵養方式是否合理,則爲寶寶今後的身體成長奠定了基調。

四個誤區不可踩

①“斷母乳”但不能斷牛奶

“斷母乳”不代表“斷牛奶”,這種“液體黃金”渾身都是寶,可以爲寶寶提供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的鈣質,相較於其他食物而言,牛奶中的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6~12月齡的寶寶,每天保證600ml~800ml的奶量,1歲以上的寶寶,輔食逐漸轉換成主食,成了營養來源的主力擔當,奶量控制在500ml左右較爲合理。

②別對“易消化”的食物情有獨鍾鍾愛泥狀食物

寶寶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不斷成長的,口腔的發育也是如此。一些家人長期給寶寶喂軟爛的食物,蔬菜、水果、各種食材都要放到輔食機裏攪成泥。

長期餵食這種食物,不僅不利於咀嚼鍛鍊,還會影響寶寶出牙、換牙後恆牙擁擠影響美觀,甚至影響語言能力發展。

鍾愛湯泡飯

有的老人喜歡給寶寶喫“湯泡飯”,認爲米飯質硬,加點湯汁泡軟了更易於消化,結果卻恰恰相反。

正是因爲湯泡飯質軟,寶寶不用咀嚼,直接吞下喫的輕鬆。但這種未經過咀嚼的食物反而不利於胃腸道吸收,時間一久還會破壞胃腸道的健康菌羣,讓寶寶生病。

③過度使用調味料

有的家人爲了讓孩子多喫點食物,會在寶寶的輔食中加入調味料。

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鈉,很多天然食物中也不乏鈉離子。美國兒科學會、中國營養協會都建議,一歲以內的寶寶不用額外添加食鹽和糖。

哪怕到了一歲以上,也要酌情添加,控制攝入量。其實,鹽分的添加也可以有技巧,不妨在寶寶不愛喫的蔬菜中少量添加,既增加了食物的風味,也讓寶寶喫到了蔬菜中的營養。

④對做輔食感到焦慮

有些家人覺得寶寶的輔食製作非常複雜,特別是廚藝不精的爸爸媽媽,一想到給孩子做輔食就十分頭疼。

但輔食製作真沒那麼複雜,越簡單的烹飪方式,越能最大限度的留住食材的營養,簡單的蒸煮就極好。如果烹飪過度,很容易造成食物中的營養流失,寶寶喫下去的營養就大打折扣了。

職場媽媽寄語

我們給寶寶選擇食材時,也不是越精細越好。與過度烹飪是一個道理,食材也是加工的越精細營養損失的就越大。

比如小米、玉米、燕麥等粗糧就要比精細加工過的米麪含有更多的營養,如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

給寶寶做營養粥時,適當加入一些粗糧,再根據需要放入蔬菜、魚肉等食材,美味營養就可兼得。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給寶寶做輔食,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