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及成都民革一行爲孩子們送上嶄新棉服。

四川及成都民革一行步行前往金陽縣迷科村索瑪花小學。

民革一行看望民革四川省委會主委歐陽澤華結對幫扶的貧困戶。

民革一行與金陽有關方面交流座談。

民革四川省委會在金陽縣舉辦《民法典》專題講座。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吉—魯—拉—魯—”“吉魯小朋友,這衣服上印的圖案是誰?你知道嗎?” “……”

8月25日,四川涼山州金陽縣馬依足鄉迷科村索瑪花小學幼教點裏,面對民革成都市委會副主委張健的詢問,彝族男孩吉魯拉魯盯着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圖案看了半天,難爲情地搖了搖頭。由於山高坑深、交通不便,迷科村的孩子們大都沒有走出過大山,也沒進過電影院。

“沒關係,你們用功讀書,多學知識,長大就知道了。”張健俯下身子,笑着對吉魯拉魯說:這是“哪吒”,《西遊記》《封神榜》裏都有他……

金陽縣地處大涼山腹地,屬於深度貧困民族地區,也是民革四川省委會定點教育幫扶縣。因大雨造成的交通阻斷,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民革成都市委會主委裏贊一行驅車跋涉600多公里,輾轉10餘小時趕到西昌,又從西昌翻山越嶺來到金陽縣。這100套的嶄新棉服,是成都民革此行系列教育幫扶的一部分,也是民革四川省委會教育幫扶金陽的又一縮影。推動學前教育和“一村一幼”建設,持續開展教師培訓,啓動閱讀推廣計劃,與貧困戶“結親”……說起四川民革與金陽的教育幫扶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哪吒”遇上“一村一幼”

半個月前,民革四川省委會在金陽縣調研時發現,迷科村索瑪花小學幼教點的孩子們快開學了,但還缺少統一的冬裝校服。

“這個我們成都民革管了。”民革成都市委會率先得知了這一消息,主委裏贊主動領下了這個任務,並承諾在9月開學前把衣服送到孩子們手中。

開學時間不等人!民革成都市委會迅速跟進,與迷科村索瑪花小學負責人對接,提前瞭解孩子們的年齡、身高和衣服尺碼分佈。“孩子們身體長得快,我們故意買大一些,可以多穿一段時間。”負責對接的民革成都市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民革金牛區總支主委肖行健對記者說,他所在的金牛總支黨員非常踊躍,很快籌集了100套冬裝,並精心選配了頗受孩子們喜愛的“哪吒”卡通形象。

由於連日暴雨、道路受阻,民革成都市委會一行驅車從成都到西昌,走了10多個小時。從西昌到金陽一路山路,他們又花了近4個小時。距離索瑪花小學還有幾百米時,由於道路維修,車再也無法向前。大家二話不說,扛起大包小包,沿着窄窄的路沿,深一腳淺一腳地徒步前行。

相比平原,高海拔山區的陽光更加明亮、刺眼。快到小學門口時,滿頭大汗的大家忍不住嘴角上揚。他們遠遠看到,儘管還在暑假中,校門口還是聚集了不少孩子和家長,熱情迎接着民革黨員們的到來。

“謝謝民革的叔叔阿姨。”儘管不認識“哪吒”,彝族孩子們與民革同志們的交流依然暢通無阻。“他們都是剛讀完幼兒園,快要上小學了,現在基本都會說普通話了。”索瑪花小學老師對記者說,這多虧了涼山州“一村一幼”計劃。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可是在過去,不少彝族孩子在學習上跟不上教材計劃的節奏。作爲涼山州分管教育的副州長,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民革涼山州委會主委肖春告訴記者:以前彝族孩子學習落後的關鍵一步就是幼升小時還不會普通話,進入小學之後學習就很喫力,造成一步慢、步步慢的現象,也打擊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不過,最終“一村一幼”計劃改變了這種局面。

“一村一幼”計劃,即一個村設立一個幼兒教學點。2015年8月,爲讓民族地區幼兒過好“通用語言關”,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四川大小涼山彝區率先啓動了該計劃,免費提供雙語學前教育。目前,“一村一幼”計劃已是四川創新實施的重大教育扶貧工程,是民族地區少年兒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化解基礎教育階段教學語言障礙、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奠基工程,從源頭上打破了“貧困積累循環效應”。

民革四川省委會與金陽縣的教育幫扶“牽手”,也始終高度聚焦學前教育和“一村一幼”計劃。四年來,省委會開展幼兒教師培訓10期,培訓教師600餘人次;發動黨員成立專項教育基金,爲金陽縣貧困初中畢業生提供4-5年的免費職業培養;印發《民革四川省委會關於爲金陽縣“一村一幼”幼教點捐贈兒童圖畫書及玩具的倡議書》,收到圖書25000餘冊,玩具5100餘件,價值50餘萬元。

“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在迷科村,孩子們用普通話唱起《你笑起來真好看》,感謝遠道而來的民革一行。“聽了孩子們的歌聲,既溫暖又感動,民族地區孩子學好普通話,未來就有更大的機會、更廣闊的空間,也愈加感到民革在金陽開展教育幫扶的獨特意義。”張健說。

大涼山裏有民革“親戚”

在迷科村,四川及成都民革一行還有着特別的牽掛。

“走,我們看看歐陽主委的‘親戚’去。”民革一行在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幹部、迷科村駐村第一書記胡畔的帶領下,向曲麼只清家的方向走去。

曲麼只清一家,是該村因學致貧的貧困戶,也是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民革省委會主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歐陽澤華的結對幫扶貧困戶。自“結親”以來,歐陽澤華幾乎每年都會到曲麼只清家中看望慰問。

“感謝民革叔叔阿姨的關心,我爸爸打工不在家。”曲麼只清的女兒曲麼木則和母親一起招呼着大家進屋。她告訴大家,在黨委政府幫助下,他們家裏從草坯屋搬進了新房子,養了四頭豬、三頭牛、一匹馬,除了農活,父親還能附近打零工,日子越來越好了。

“歐陽主委囑託我們先來看看,他接下來會再來看你們。目前家裏還有什麼困難嗎?”坐在沙發上,張健把慰問金握進曲麼只清母親的手中。沙發的上方,懸掛着歐陽澤華與曲麼只清一家的合影。

“媽媽說感謝歐陽主委,請他放心。我已經讀完九年級,接下來去雅安上大專,每年有補助,弟弟上初中也有補助。”曲麼木則說,期待着歐陽主委再來,讓他看看我們一家的變化。

在迷科村,民革一行還走訪看望了吉魯只期、吉魯史清等建檔立卡貧困戶,並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

離開迷科村,民革一行又前往高樓林立的馬依足鄉東山社區。這裏是金陽縣的一個大型易地搬遷扶貧安置點,共建了39棟樓97個單元,安置了搬遷戶1199戶6745人。民革一行隨機走訪了幾戶。

“我搬進來兩個月了,新房只交了1萬元。”一戶女主人用手指比了個1,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她指了指身上的黃背心,說社區給自己安排了保潔工作,一個月有500元的收入。

“我在襪子上刺繡,繡一雙17元,我一天能繡10雙。”另一戶女主人說,她的孩子上大學了,全家更有希望了!

從法律講座到深夜座談

《民法典》是什麼?國家爲什麼特別重視《民法典》的制定?爲什麼叫“法典”而不叫“法”?……8月25日下午,幾乎在“哪吒”下鄉的同時,金陽縣城一場關於《民法典》的專題講座引發不小轟動。

該講座的報告人,正是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民革成都市委會主委裏贊。裏贊還是一位享譽全省乃至全國的法學家,現任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理學和法律史學學科帶頭人,曾任四川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任四川省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四川省海峽兩岸法律研究學會會長等職。

“《民法典》立法起點高,具有鮮明的代表性,縱覽各國經驗,沒有哪個國家有中國這樣好的立法條件。”在講座中,裏贊運用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結合生動的法學實踐案例,深入淺出地解讀了制定《民法典》的重要意義和特點,闡述了對《民法典》的認識和理解。

裏贊指出,《民法典》的頒佈和實施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法典》的普及和宣傳,因爲它是一部關懷百姓基本民生的法律,與每一個公民都息息相關。

金陽縣各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及幹部職工近百人聆聽了講座。“很受觸動,很有收穫!”當地幹部說,專題講座內容深刻,既有理論高度,又對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提升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相關問題的意識。

25日晚,裏贊一行又與中共金陽縣委、縣政府進行交流座談,分別就民革四川省委會、成都市委會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的相關事宜和如何進一步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感謝大家這麼晚了還來參會!”裏贊表示,民革此行是來金陽開展教育幫扶的,但一路見聞很受教育、鼓舞,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壯舉,感受到了彝鄉“一步跨千年”、跨越奔小康的變化喜悅。助力脫貧攻堅,是民革作爲參政黨的光榮使命和政治責任。四川及成都民革組織將繼續努力,發揮優勢,爲金陽教育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感謝四川民革組織對金陽的教育幫扶和全方位幫助!你們跋山涉水,不辭辛苦,來幫助我們,這很讓我們感動,也給我們上了關於中國脫貧攻堅事業和政黨制度優越性的很好一課。”涼山州政協副主席、金陽縣委書記毛正文說。(團結報記者 譚耀華 周福志 通訊員 崔羽 雍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