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兰花草 基层医界

生活中,被蚊虫叮咬,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有一些虫,如果被它们叮咬,就不会那么简单了,轻则住院,重则危及生命。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最近,陕西的刘女士就遭遇了这么一出。

据微信公众号《商洛微邦》2020年8月31日报道:商洛的刘女士两年前,被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一直用药控制。两三个月前,她发现自己不明原因慢慢变黑,而且脾脏也越来越大,便到西安高新医院医治。

医院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刘女士得的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黑热病。这是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而造成这种病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种跟蚊子差不多大小的虫子——白蛉。刘女士就是因为被白蛉叮咬后,感染了黑热病,导致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另据微信公众号《丹凤在线》2020年8月30日报道:5岁男孩瑞瑞,周末跟妈妈去秦岭山里的农家乐游玩,回家后肚子上多了一个“黑痣”,像个虫子,妈妈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查看。到医院后方知,这个“黑痣”原来是一种名叫蜱的虫子。此时小虫头部已经深深扎入孩子皮肤,正在吸血,几只小脚还在动。

考虑到虫子叮咬时间较长且叮咬很紧,接诊医生在局麻下,将虫子和叮咬部位的皮肤组织一并切除,避免蜱虫可能传播疾病的风险。

无独有偶,7岁的小林,周末跟着爸爸公园游玩,回家洗澡时,突然发现后背上有一个黑色的虫子,爸爸二话没说就把虫子强行拔掉。结果虫子叮咬的部位红肿越发明显,到了医院才知道这是蜱虫咬伤。

因为担心虫子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小林又接受了皮肤活检,所幸没有发现皮肤内有虫体的残留。

在许多人看来,被蚊虫叮咬,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在这里,@所有人,蚊虫叮咬,切莫疏忽大意,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

1白蛉

这种虫子个体较小,类似蚊子,一般被叮咬后很难察觉,而黑热病的中间媒介非他莫属,并且感染黑热病后,潜伏期3到6个月不等,最长可达9年。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液系统疾病,或者类似感冒症状的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情况,当应考虑白蛉叮咬感染黑热病的可能。

2蜱虫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除卵以外,其他的形态都以吸血维生。它们吸血的范围很广,哺乳动物包括猫、狗、人、鸟类、爬行动物等,都是他们吸血的对象。

由于蜱虫是多种细菌和病毒的传染媒介,严重者可引起肾、肺、造血、中枢神经等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威胁生命。

此外,蜱虫独特的生理结构,一旦被其叮咬,极难将其彻底拔出。若硬拉硬拽,很可能使虫体断裂,导致蜱虫的头部和口器留在体内的情况,造成进一步感染。

因此,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先不要紧张,更不要采取措施自行拔除,而是要就近就医,让医生用专业的手法进行处理。

3隐翅虫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因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不易被察觉而得名。

隐翅虫毒性较强,一旦被叮咬后,毒汁释放出来,容易造成皮肤坏死。因此,尽量不要搔抓,患者应该尽快到医院去处理。

在隐翅虫流行季节,如果不慎被咬伤,早期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外擦皮质类固醇制剂,如力言卓乳膏或艾洛松乳膏等。若红肿明显,有渗出,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每次20分钟,5~6次/日,可明显减轻渗出。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百多邦软膏2~3次/日。

4螨虫

螨虫是一种肉眼不容易发现的害虫,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破坏毛囊和皮脂腺内环境,造成毛囊堵塞,使皮脂分泌增多,皮肤油脂过多,细菌滋生。

螨虫还可吸食皮肤细胞营养,破坏细胞,导致皮肤细胞老化、损伤加快,皮屑增多。

螨虫的分泌物也可刺激皮肤感觉神经,引起瘙痒,尤以夜间为甚,为持续性剧痒。

螨虫还可通过日常饮食或呼吸而进入人体的消化道或呼吸系统,引起肠螨病和肺螨病。肠螨病的症状主要是腹泻、呕吐,有时有便血,甚至肠道溃疡。

由于螨虫特别喜欢在棉麻织物上安家。所以建议大家,预防螨虫主要通过给衣物清洁除尘,简化卧室布置,以方便除尘,室内最好不要铺地毯,不要在家中摆放挂毯及其它容易堆积灰尘的东西,卧室经常通风透光。

另外,螨虫也很偏爱食品,饼干、奶粉等都是螨虫的最爱,因此建议家中贮存的食品不宜过多。

5马蜂

马蜂夏季活动频繁,秋季由于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改变,往往异常暴躁,稍受惊扰便会伤人,尤其是一些穿着鲜艳衣服或爱喷香水的女性患者,更容易被蛰伤。另外,一些体质敏感的人群,被马蜂毒针蛰后,重者可致全身过敏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如果不慎被马蜂蜇伤,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先看皮肤内有无残刺,如果有,先小心取出,后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以减轻局部症状。此外,还可在伤处涂抹洋葱切片、风油精、清凉油等,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者碘酒擦摸。对于症状较重者,建议立即送医。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爬山的好时节。但是,秋季又是诸多昆虫的产卵季节,叮咬更加凶猛。因此,建议大家外出游玩时要注意躲避毒虫,少在树下或草坪草丛上活动,少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最好将身体暴露的部分遮挡好,并涂抹驱蚊花露水等。对家中的沙发、床垫、靠垫做好清洁。

此外,如被昆虫叮咬,切忌自行挤压,也不要用嘴吸毒液。可用冰块敷在叮咬处,减轻疼痛和肿胀。

被蚊虫叮咬后的“小验方”

1.七叶一枝花治蚊虫叮咬:七叶一枝花30g,洗净后放入250g白酒中浸泡至酒黄色,涂擦患处,止痒消肿。

2.西瓜皮治蚊虫叮咬:西瓜皮反复涂抹一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很快就能止痒消肿。

3.阿司匹林止痒:可将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许凉开水溶化,搅拌成糊状,涂在被蚊虫叮咬的地方,止痒效果明显。

4.茶叶治蜂蜇虫咬伤:将废茶叶捣烂,敷在被蜂蜇虫咬过的红肿处,具有止痛、消肿、止痒的作用。

5.生洋葱片治蚊虫咬伤:可用生洋葱片摩擦蚊子咬伤之处。同时,此方也可有效治疗荨麻疹。

6.酒精泡丁香止蚊虫叮痒:小药瓶装上适量医用酒精,泡入几粒丁香。两三天后酒精变黄,用棉球蘸擦被咬处,消炎止痒效果好。

7.大蒜治蚊虫叮咬:用切成片的大蒜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涂擦,有明显的止痛去痒消炎作用,皮肤过敏者应慎用。

8.粥膜可消肿止痒:大米适量,加食用碱煮成米粥,待其晾凉后,轻轻挑出米粥表面一层粥膜,放在蚊子叮咬处。粥膜破裂溶化后,即可消肿止痒,效果极佳。

9.吊篮叶子治蚊虫叮咬:取吊篮叶子捣烂出汁液,涂擦在蚊虫叮咬处,止痒消肿,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