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作爲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掌權的王朝,其沒落的原因一直爲衆多歷史愛好者所津津樂道。而在衆多原因中,文人之間的黨爭一直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傳統士大夫階級的文人政治理想與皇權之間產生了強烈的衝突,這也是明朝晚期政府決策力不強的根本原因。

古代學子形象

而除了朝中大臣之外,還未入仕的諸多學子們也對這樣的朝堂十分不滿,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政局。但是他們畢竟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源,爲了走上仕途,他們必須經過科舉的選拔,而在當時的考試中,八股文是最重要的審查科目,因此在當時民間出現了大量學子組成的文學社團,爲他們提供交流心得的場所。

而在衆多的文人社團中,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復社,其在江南一帶的學子中都有着十分強大的號召力,並且在明末的政治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麼爲什麼江南地區的社團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而且又和政治產生了如此緊密的聯繫呢?

明代科舉及第的學子江南地區的極盛學風與獨特的地理條件

明朝作爲終結了蒙古統治者的漢族政權,其雖然不像之前的宋代那樣重視文人,給予他們極高的地位。但是依然將重塑漢朝集權統治的希望寄託在這些儒生身上,這也讓學子們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而到了明朝的中後期,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脫身於生產,投入到考取功名之中,這讓科舉考生的數量在當時達到了頂峯,而在經濟最爲發達的江南地區,這樣的情況尤爲顯著。

古代科舉考試

在明代中後期,隨着經濟的發展,土地兼併的情況也日益嚴重,江南地區出現了數量衆多的地主,但是他們卻依然要受到明朝政府官員的盤剝。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也意識到必須讓自己的後人進入到官場之中,才能避免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因此江南富家子弟在明朝晚期的時候紛紛加入到科舉大軍之中,這些學子大多生活奢侈,他們常常穿着華美的衣服,他們的行爲在《五雜俎》中有這樣的描寫:

昨日到城市,歸來淚滿襟。

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

這些人在求學的同時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想要保全自己,僅憑少數幾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這些學子之間便有了相互聯繫的想法,這種想法也是促使學社出現的最主要原因。

而江南地區的學社之所以出現的最早,影響力最大,是因爲當時江南地區的官員分佈與其他幾個地區存在着明顯的區別。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提到的江南地區,包括瞭如今江蘇和安徽的部分地區,和如今江南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出入。

明代繁榮的城鎮

在明朝晚期的時候,有幾個地方因爲出色的學術氛圍而湧現了大量的官員,比如浙江的餘姚和鄞縣,以及福建的莆田和晉江。來自這些地方的官員因爲有着相同的故鄉,因此會自然結成團體,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而江南地區則不同,在明朝晚期的時候,這一帶的大多數地區都有學子中舉,其來源十分分散,這就造成了江南地區的官員不會受到幾個大族和個別城市的控制,但是他們的團體意識也相對較弱。這些學子爲了團結到一起,便不得不在中舉之前就建立廣泛的聯繫,這也是江南地區的學社最先出現的原因。江南地區頻繁的政治活動

那麼像復社這樣的學社又是怎麼和政治聯繫到一起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逐漸發展起來的市民階級。在明朝之前,除了宋代之外,絕大多數朝代的人都被嚴格劃分爲了官民兩類,而他們之間直接的統治關係也構成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

不過隨着明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江南地區出現了大量城鎮,以及許多脫離了土地的市民階級,這些人與官員的從屬性並不強,這種新興的階級對中國傳統封建制度的權力框架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明代市集

而明朝政府顯然也沒有找到管理這些人的好辦法,這使得明朝晚期的時候,政府與市民之間一直存在着尖銳的矛盾。而當時江南地區的學子們在中舉之前,其身份也相對低微,和市民中的小商販有着相近的利益訴求。而在不合理的政策出現的時候,這些學子又有着更加敏銳的政治嗅覺,這也讓他們成爲了在市民活動中,和明朝政府官員對抗的主要力量,這一點在《明神宗實錄》中有如下記載:邇來習竟澆漓,人多薄惡,以童生而毆辱郡守,以生員而攻訐有司。非毀師長,連珠偏佈於街衢;報復仇嫌,歌謠遂鋟於梓木。

被閹黨迫害致死的東林黨人士周順昌

而隨着蘇州籍官員周順昌被閹黨迫害,江南地區百姓對於明朝政府變得更加失望,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蘇州暴動。雖然他們最終也沒能救下週順昌,但是這些聲援周順昌過程中出力甚多的學社學子,卻成爲了當地的名人,從而擁有了一定的政治影響力,這也讓江南地區的學社正式走上了明末的政治舞臺。

明末閹黨領袖魏忠賢

自從儒家思想被確立爲中國封建王朝的指導思想之後,儒生就成爲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而在明朝末年的時候,雖然那些尚未中舉的學子並沒有顯赫的政治地位,但是由於江南地區獨特的學術環境,造成了這些學子結成學社。而團結在一起的他們便擁有了不俗的政治影響力,並逐漸走向了政治前臺。

由於江南地區是明朝經濟最爲發達的地區,當地的市鎮經濟發展也領先於全國,因此江南地區的市民階級也是最多的。這些人和學子們有着相似的政治訴求,這導致當地考生很容易被他們牽扯到政治活動之中,而中國文人特有的政治抱負讓這些學生逐漸成爲了市民階級的代言人,走向了閹黨的對立面。

而這也讓明朝政府黨爭的影響開始進一步擴散,對尚未入仕的學子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黨強烈的對立情緒讓這些學子們也習慣了非黑即白的判斷標準,而且重於義理的評判,而忽視了政治工作的細節,這讓明朝後期的新進官員也缺乏實幹精神,讓明朝的政治進一步走向黑暗。

參考文獻:

【1】《明神宗實錄》

【2】《五雜俎》

【3】《洪業:清朝開國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