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甫並稱“李杜”,有“詩仙”之稱。李白的詩歌作品雄奇飄逸,富有浪漫主義精神,無論是樂府、歌行還是絕句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烏棲曲》。

《烏棲曲》是李白創作的一首樂府詩。這首詩寫於李白漫遊吳越時,因吳越一帶是當年吳王夫差與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故李白懷古有感,寫下了這首詠史詩《烏棲曲》。而這首詩的主要內容,表面上寫吳王夫差,實際上是爲了諷刺唐玄宗。這首詩中李白沒有寫一句貶詞,諷刺卻很尖銳、深刻,尤其是最後7個字發人深省。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詩《烏棲曲》: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詩的開篇兩句“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即姑蘇臺上的烏鴉剛剛歸巢的時候,吳王宮裏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姑蘇臺”,舊址在今蘇州西南姑蘇山上。據《述異記》載,臺上建春宵宮,爲長夜之飲。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盛陳音樂,日與西施爲水嬉。而吳宮的奢靡生活與日落烏棲時分相契合,正是李白這首詩中貫串全篇意蘊的體現,即樂極生悲。

緊接着兩句“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便緊承開篇兩句句意,意思是說,宴飲上的吳歌楚舞一曲還沒有完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這兩句詩的言下之意,便是沉醉在狂歡極樂中的人,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落日銜山”的景象和“烏棲時”一樣,實際上暗示了時代的沒落。

接下來兩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則是李白對吳宮中的奢靡生活的續寫。即金壺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吳王宮的歡宴還沒有結束,等起身之時,已是秋月墜入江波,天色接近黎明。說明吳王、西施尋歡作樂不知時間的流逝,暗示了吳王只熱衷於豪華頹靡的生活。“秋月墜江波”的悲涼寂寥意象,同“落日銜山”、“烏棲時”相呼應,使得詩的悲涼氣氛在迴環往復中越來越濃重了。

而《烏棲曲》舊題一般是偶句結尾,李白這裏變偶爲奇,給這首詩安上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結尾:“東方漸高奈樂何!”它的意思是說,天就快要亮了,尋歡作樂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這句詩就像是給沉溺不醒的吳王,以及所有末代統治者敲響的警鐘,特別引人注目,發人深省。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李白緊扣時間的推移、景物的變換,來暗示出吳王醉生夢死般的生活,並通過“寒林棲鴉”、“落日銜山”、“秋月墜江”等景象來隱喻樂極生悲的結局。唐玄宗早期勵精圖治,後期迷戀楊貴妃,荒淫廢政,就和夫差先發憤圖強,振吳敗越,後沉湎聲色一樣。至此,李白的這首詩沒有寫一句貶詞,諷刺意蘊卻發人深省。#李白#吳歌#吳王宮收藏

詩的開篇兩句“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即姑蘇臺上的烏鴉剛剛歸巢的時候,吳王宮裏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姑蘇臺”,舊址在今蘇州西南姑蘇山上。據《述異記》載,臺上建春宵宮,爲長夜之飲。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盛陳音樂,日與西施爲水嬉。而吳宮的奢靡生活與日落烏棲時分相契合,正是李白這首詩中貫串全篇意蘊的體現,即樂極生悲。

緊接着兩句“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便緊承開篇兩句句意,意思是說,宴飲上的吳歌楚舞一曲還沒有完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這兩句詩的言下之意,便是沉醉在狂歡極樂中的人,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落日銜山”的景象和“烏棲時”一樣,實際上暗示了時代的沒落。

接下來兩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則是李白對吳宮中的奢靡生活的續寫。即金壺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吳王宮的歡宴還沒有結束,等起身之時,已是秋月墜入江波,天色接近黎明。說明吳王、西施尋歡作樂不知時間的流逝,暗示了吳王只熱衷於豪華頹靡的生活。“秋月墜江波”的悲涼寂寥意象,同“落日銜山”、“烏棲時”相呼應,使得詩的悲涼氣氛在迴環往復中越來越濃重了。

而《烏棲曲》舊題一般是偶句結尾,李白這裏變偶爲奇,給這首詩安上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結尾:“東方漸高奈樂何!”它的意思是說,天就快要亮了,尋歡作樂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這句詩就像是給沉溺不醒的吳王,以及所有末代統治者敲響的警鐘,特別引人注目,發人深省。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李白緊扣時間的推移、景物的變換,來暗示出吳王醉生夢死般的生活,並通過“寒林棲鴉”、“落日銜山”、“秋月墜江”等景象來隱喻樂極生悲的結局。唐玄宗早期勵精圖治,後期迷戀楊貴妃,荒淫廢政,就和夫差先發憤圖強,振吳敗越,後沉湎聲色一樣。至此,李白的這首詩沒有寫一句貶詞,諷刺意蘊卻發人深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