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學班主任是碧水中學的邢淑芹老師, 40多年過去了,她的教誨仍然時時縈繞在我的耳邊,雖然在2014年她離開了我們,但她爲人師表的優秀品格時刻指引着我人生道路。

邢淑芹老師中等身材,一頭烏黑的短髮,總是修剪的整整齊齊,人顯得十分精神幹練,她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漿洗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每當她手拿課本,輕輕的走過我們身邊時,總有一股像薰衣草般的清香,撲鼻而來,淡淡的留存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左六)邢淑芹老師與昔日學生合影

1976年的冬天特別寒冷,那時碧水學校每個班級取暖都在教室中間的位置架上一個用汽油桶改造的大鐵爐子,燒柴也都是各班級自行解決,每到週末,邢老師都帶着我們男生去山裏砍柴。有一次我跟隨同學們上山,沒帶手套,雙手凍的通紅,細心的老師,把自己的棉手套摘了下來,硬是塞在了我手裏,讓我戴上,而她卻光着手和大家一起撿拾燒柴,這一幕,至今珍藏在我記憶深處,每當回憶起來,一股流暖就會湧上心頭。

邢老師關注每一名同學的成長,在她的班級是不允許同學掉隊的,在哪個年代,有的家長重男輕女現象很普遍,自認爲女孩早晚都會嫁人的,學不學習沒啥大用,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不知道這對孩子的未來有多大的影響,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的老師就一趟趟往學生家裏跑,耐心的做家長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直到做通家長工作爲止。以至於時隔多年,我班的一名女生每次見到邢老師時,都心懷感激的說“當年要不是您,堅持讓我上學,就不會有我現在的今天”。

我的印象中,她在管理班級時總是很有辦法,對待教學特別嚴謹,對學生很嚴格,很負責任。不論多麼調皮搗蛋的學生經過她的調教,都會變得安靜聽話。

邢老師有一顆爲他人着想的善良之心,班上有的同學家境貧寒,她總是力所能及給予幫助,關愛學生們勝過自己的孩子。在她的一生中,具體資助了多少學生連她自己都記不清了,在她退休後,有的學生還在向她求助,每次她都慷慨解囊,從不猶豫,借出的錢她也從不放在心上,甚至到她去世時,有些困難學生借過的她錢都沒有要過。

老師的一生是平凡的,一支粉筆,三尺講臺,在平凡中教書育人。但當年作爲知識分子,她的人生有多種選擇,可她卻選擇了甘於平凡、選擇了寂寞、選擇了奉獻,只爲大山裏的孩子,都能有學上,有知識、有文化,成爲建設祖國的有用的人才。

有耕耘,就有收穫,黨和人民從沒忘記那些爲林區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人們,邢淑芹老師先後被國家林業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分別授予了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她的一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

歲月如歌!很慶幸在我的初中時代,遇到了邢淑芹這樣一位好老師,她治學嚴謹、高風亮節,爲人師表、關愛他人的崇高思想品德,照亮了我人生前行的每一步,她的人格魅力也一直影響我的一言一行,如今老師已離我們遠去,但她對我本人的教誨和對林區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精神,卻影響了包括我在內的一代又一代林區子女。

監製:劉同欣 審覈:王 平 責任編輯:馮宏偉

編輯:孫富國 圖文:王平、陳萬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