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名篇《滕王閣序》,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堪稱文章中的極品,這篇文章對仗工整,辭藻華麗,各種典故信手拈來,是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得意之作。而滕王閣也因爲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而名聞天下,成爲天下四大名樓之一。

那麼滕王閣這個“滕王”到底是誰呢?在歷史上,對於滕王這個人物我們似乎沒什麼印象,但是滕王閣卻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滕王而名留青史,這個騰王到底是何許人也?

這還要從李世民玄武門兵變說起,原來秦王李世民爲了要奪取皇位,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玄武門兵變發生之後,唐王朝的大部分將領都歸順了李世民,唐高祖李淵被架空,沒過多長時間,李淵就退位爲太上皇了,李世民正式登基爲帝。

退位之後的李淵手中沒有了權力,每天無所事事,幹什麼呢?那就生孩子吧,李淵在退位之後整日就和妃嬪們廝混,生下不少孩子,在唐貞觀四年,已經64歲的李淵又誕下了一個兒子,李淵的這個兒子就是滕王李元嬰。

李元嬰出生的時候,李淵已經64歲了,而李世民也已經32歲了。李元嬰五歲的時候,李淵去世,對這個比自己小30多歲的弟弟,李世民很是寵愛,在李元嬰九歲那年,李世民冊封其爲滕王,封地在山東滕縣。

等到李元嬰長大之後,就到山東的封地去就藩了,但是李元嬰從小就生活在蜜罐之中,自己的老爹是皇帝哥哥也是皇帝,從小沒捱過打,沒捱過罵,就是一個驕奢淫逸的皇家公子。

李元嬰初到山東,年輕氣盛,又沒人管了,就在封地爲所欲爲,驕奢淫逸、橫徵暴斂、大興土木,搞得當地老百姓民怨沸騰、哀聲載道。

但是李世民對這個小弟弟特別喜愛,也不忍對其過重責罰,所以每次有官員遞上摺子來彈劾滕王李元嬰,李世民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李世民再護犢子,也架不住彈劾李元嬰的人太多,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將其貶到蘇州爲刺史,後來又升遷爲洪州都督。

也正是在此期間,滕王李元嬰選址在贛江之濱,廣聘能工巧匠,修建起了一座精緻華美的樓閣,在公元675年,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路過此地,就在這座樓閣中,寫下的那篇傳誦千古的佳作《滕王閣序》。

在滕王閣修好之後,唐高宗李治因爲嫌棄滕王李元嬰太過奢侈,所以將其貶到了隆州擔任刺史,當時的隆州就是今天的四川閬中,這裏天高皇帝遠,唐高宗李治眼不見心不煩,再也管不着他,於是他又在閬中修建了一座滕王閣,用作自己的辦公衙門。

因爲騰王李元嬰驕奢淫逸,大興土木的行爲讓唐高宗李治很是不滿,有一次唐高宗賞賜各位親王,每個親王都賞賜了綵綢500匹,卻只賞賜給了滕王兩車麻繩,高宗說道“滕王的錢已經很多了,不需要賞賜,給他兩車麻繩,讓他去穿錢吧!”雖然這是一句戲謔之言,但是也可以看出高宗對滕王的厭惡與無奈。

到了武則天時期,在武則天奪權的過程中,很多李家皇室宗族都遭到了清洗,但是這個滕王李元嬰卻逃過了一劫,而且武則天還加封他爲開府儀同三司,這已經是文職的最高虛職,在其死後,還被追贈爲司徒,冀州都督,可以陪葬獻陵。

鐵血武則天爲什麼會對李元嬰網開一面呢?因爲這個李元嬰從頭到尾都是個紈絝子弟,雖然出生在皇家,但他從未對權力展現出絲毫的興趣,這種人對於當權者來說,其實是最安全最放心的。

其次,武則天雖然清洗李家宗室,但這天下畢竟還是李家的,她上位的合法性基礎,也是因爲她是李家的媳婦,所以縱使武則天心狠手辣,她也不敢做得太過火了,對於李元嬰這樣的安全寶寶,自然放他一馬,還給他加官進爵,以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了。

滕王這一生過得可謂是極其快活,喫喫喝喝玩玩,無憂無慮過一生,全程不勞而獲、混喫等死,這是多少人畢生的夢想啊!羨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