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將才,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動亂的時代,但也是羣星閃耀的時代。亂世之中,人才顯得尤爲重要。先秦古文獻《左傳》中記載了一位文人,在國家危亡之際,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智退敵軍,這個人就是燭之武。

燭之武退秦師

公元前630年,秦晉兩國聯合圍攻鄭國,其中主導者是晉國。晉國出兵的理由是當年晉文公重耳流亡到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待之;城濮之戰是,鄭國背棄了與晉國的盟約,轉而投靠楚國,戰後,楚國戰敗,晉國又轉投晉國,簡直就是不擇不扣的牆頭草,風吹兩邊倒。這一次,晉文公這一次拒絕了鄭國。城濮之戰結束後,晉文公名聲大振,晉文公想一鼓作氣,圖霸中原,藉機滅到一些諸侯國。

城濮之戰

鄭國本就實力弱小,不然怎麼會遊離於晉楚之間,兩邊不討好。僅晉國就已經難以招架了,何況是秦晉兩國聯合伐鄭。面對即將兵臨城下的敵軍,鄭文公焦慮萬分,無計可施。這時大夫佚之狐告訴他,以鄭國的實力是沒辦法對抗秦晉兩國的,只能想辦法勸說秦國退兵,這樣鄭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鄭文公也認爲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佚之狐便向鄭文公推薦了燭之武。

春秋人物圖

燭之武在鄭國,燭之武在鄭國,並沒有得到重用,已經年過半百了,懷才不遇的燭之武見到鄭文公後便抱怨了一下,鄭文公能屈能伸,表達他的歉意,畢竟是國難當頭,燭之武沒有作過多的糾纏。晚上時,燭之武讓守城將士將他從城門上放下去,走向秦軍大營。燭之武到秦軍陣營後,見到了秦穆公,而與秦穆公的一番談話,成功的使穆公轉變心意,背棄與晉國的盟約,撤退攻打鄭國的軍隊。下面便一起欣賞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吧。

秦晉圍鄭

見到秦穆公後,開門見山道: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這句話,表明鄭國已經做好了亡國的準備,所以這一次,他不是來爲鄭國說情的,而是置身事外,要來幫你分析事件的利害關係。這句話減輕了秦穆公的疑慮戒備,拉近了雙方之間的距離,爲接下來的談話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不過秦穆公作爲一國之君,豈是能輕易糊弄的,所以接下來便開始分析秦國攻打鄭國的利害關係。

燭之武見秦穆公

燭之武說到,如果滅亡鄭國,真的對秦國有益,便麻煩大王您動手了,但是秦鄭兩國相隔甚遠,晉國在其間,滅亡鄭國後,您也無法越過晉國,將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境,反而是便宜了晉國。晉國吞併鄭國後,實力便會增強,相對的秦國的國力便會被削弱。燭之武的話一語點醒夢中人,秦穆公聽後,頓時心生猜疑。

三國形勢圖

燭之武看出秦穆公的反映後,深知自己所做的鋪墊已經起作用了,於是便開始進行更深一層的對話。又道:相反的,秦國放棄攻打鄭國,而是以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道主,在秦國使者或軍隊來往之時,鄭國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這對於秦國來說沒有壞處吧。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現在,秦國放棄攻打鄭國,無需東干戈,便能獲得莫大的好處,亡鄭或是保鄭,對於秦國來說結果大不相同。秦穆公此時心中的天平已經出現重大傾斜,但是尚有一絲顧慮。

秦穆公

燭之武也知曉秦穆公的顧慮是什麼,接下來便是瓦解他僅存的那一點動搖,堅定退兵的決心。秦國與晉國在秦穆公時期,關係十分要好,秦穆公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晉文公,最燃秦穆公幫助晉文公回國,並不完全是出於好心,而是向藉機找到一個進入中原的跳板,但是畢竟秦晉盟約在先,此時違約會讓人覺得他不守信義。接下來就是離間秦晉關係了,他以當年秦穆公幫助晉惠公,最後卻遭到晉惠公的背信棄義爲例子,說秦晉兩國之間,是晉國違背信義在先,給秦穆公早臺階下。後還說到,晉國的慾望恨大,絕對不只是看上了一個小小的鄭國,他們最終的目的是稱霸天下。最後,燭之武不僅使秦穆公退兵,而且還讓秦穆公與鄭國結盟,派秦軍大將幫鄭國抵擋晉軍,保住了鄭國。

晉文公重耳

燭之武與秦穆公的談話,動之以利,曉之以勢,成功瓦解了秦晉之間的同盟,化解了鄭國的亡國之危。從中也透露出一個道理,世上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參考資料

《左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