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车速太慢,坐垫太短怎么办?

可以改!

嘉兴市塘汇街道某电动车销售行老板谭某“贴心”地帮顾客小李改装好了车辆。但是新改装的车才开了1天,交警部门就找上了他们。继前几天交警部门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小李作出了罚款300元的处罚后,9月10日下午对电动自行车销售者谭某开具了20000元的罚单。

这是今年7月1日起,《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嘉兴交警对电动自行车销售者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在浙江省也尚属首次。

小李是8月20日到谭某的车行去买车的,“小李说车速太慢了,能不能把车速调快一点,价格再便宜一点。”据谭某称,他为了做成这单生意,就开着原装的电动自行车去帮小李上了牌,回来后帮他调了车速。同时为了降低价格,又将原装的锂电池更换成了铅酸电池。

虽然自己购买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改装,但因为已经上牌拥有了合法身份,8月21日下午小李就开着它大胆上路了,随后被直属二大队执勤民警拦下。“目测当时车速很快,而且鞍座好像也比一般的电动自行车长了不少。”经过民警询问,小李承认了自己的这辆车是前一天刚买的,确实进行了一定的改装。

“我们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发现这辆电动自行车改装的部位有3个。”直属二大队民警刘文昊告诉记者,经过鉴定,这辆电动自行车的限速由25公里/小时调到了31公里/小时,原厂的电动自行车车速超过15公里/小时就会有“滴滴”的提示音,车辆被谭某解除限速后,提示音也随之消失;第二是将原来的锂电池改变成了铅酸电池,重量也超出了国标的规定;第三是加长了鞍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坐垫,由原来的35厘米加长到了45.5厘米。

刘文昊告诉记者,改装过的车辆因为自重增加,车辆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同时,由于谭某还给电动自行车更换了电池、加长了鞍座,跟原厂的参数有了出入,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改装过的电动自行车会加大事故责任,还要追究改装者相应责任。”

当天,交警部门根据《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对电动自行车销售者谭某的违法行为作出了罚款20000元的处罚。

谭某表示十分后悔,“为了那么几个小钱,却被罚了20000元,教训深刻,以后再也不敢了。”

嘉兴交警也提醒广大的电动车销售者和厂家:希望大家以身作则,成为电动自行车法律、法规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垂范者,千万不能为了几百块钱的利润而违反法律,希望通过这次处罚,给其他电动自行车企业和销售者一个警示;同时也特别提醒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制定行业规定是为了保护大家的人身安全,千万不要无视法律,私自改装,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交警部门已经掌握解码器来源的有关证据,将把案件移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做进一步处理。“对此我们会进一步进行调查取证,倒查源头,查到一个处理一个,坚决打击一切违法行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加大查处力度,保持严查不放松,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