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中的靈長一館。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大鯢的家在“裝修”,長臂猿將搬新居,鱷魚、大型陸龜、大型蜥蜴的新房子圖紙都有了。記者昨天獲悉,歷史悠久的上海動物園近日啓動多個改建計劃,不少熟悉的老展館將舊貌換新顏,還將有新的場館開始投入建設。

靈長一館坐落於上海動物園西南角,由於展區建成歷史較長,展示遊覽效果較差,於2019年正式開始改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從拆除原始展館到新館初具規模,經過了展區設計討論會、疫情停工期,到後來緊鑼密鼓的復工,目前,展區改建終於進入到了最後階段,展區的外圍建築成型,活動場內環境及丰容設施的佈置已被提上日程。

在展區內,可以看到,綠化佈置力求還原動物野外生境,使動物更多的展現自然行爲,這裏的植物也保證無毒,對動物不會造成傷害。常綠植物極具觀賞性,讓遊客彷彿置身於動物展區內。

佈置新家很多都是飼養員們親手所爲。對照丰容設計預案與現場實際情況,飼養員對丰容設施的材質、尺寸、原材料數量等細節進行了規劃,不僅要考慮展出效果,同時還要符合動物行爲特性,兼顧到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盡力讓紙面上的設計能夠落到實物。 颱風天颳倒的樹和刮下來的樹枝這回派上了大用場,和之前展區裏常用的圓木相比,收集過來的樹除了有節能環保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它們更自然,而且保留了各種造型的樹杈更有利於各種棲架的搭建。

最近雖然天氣比較多變,陽光、雨水交替來臨,但絲毫沒影響大家的節奏,天好的時候飼養員們就開始聚集在展區裏“搭積木”、掛吊牀,下雨時候就開始根據前期搭建的棲架構思接下來的丰容佈置,並對已搭建完成的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檢查。丰容工作不能只考慮動物會不會利用、放進去展出效果好不好,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設施對動物來講都是安全的,太小的樹枝夾角、尖銳的釘子、石頭下的縫隙等等,都有可能給動物帶來不安全因素。飼養員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長臂猿們儘快搬入新居享受美好生活。

此外,即將開建的兩棲爬行動物二館的建築規模將充分利用現場立地條件,原則上保留現狀大樹,平衡好室內外展覽區和後場區以及配套的面積指標。室內外環境設計要充分滿足動物、遊客以及飼養及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並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打造綠色節能園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目前項目前期設計已啓動,預計年底完成初步方案設計。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