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世界急救日,今年世界急救日的主题是——疫情下的急救。陈医生当然不能落下!在今天,陈医生搜集整理了几个常见的急救小常识,掌握这些常识,或许对你有帮助哦!

一、猝死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以后,很多人会突然惊慌失措,甚至包括很多医务人员。而发现猝死发生以后,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呢?

一方面学会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判断是否为心跳呼吸骤停,主要通过大动脉搏动、有无自主呼吸和呼叫或疼痛刺激有无反应。通过以上方法判断患者情况以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实施心肺复苏及呼叫专业的医务人员到场。记住心肺复苏开始越早,后续医务人员赶到以后抢救成功率越高!

二、异物入眼

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进入眼中,都需要正确的处理,正所谓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是有科学依据的。一旦异物入眼,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就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希望可以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可将眼皮抬起,使用清水冲洗眼睛。不建议搓揉眼睛,如果仍然不能清除异物,建议到医院就诊。

三、肢体扭伤

无论是上下肢还是腰部,只要是用力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都会导致扭伤的发生。如果扭伤发生以后,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

首先需要判断扭伤有无关节畸形,如果扭伤轻微,活动不受限,那么我们需要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进行冰敷和制动。度过24小时之后,可以改为热敷或不敷。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肿胀或者活动受限,甚至情况加重,也建议到医院就诊。

四、出血性伤口

​无论是划伤还是刺伤,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伤口,一旦发生出血,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一旦发生出血,我们可以使用常用的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方法进行止血,不建议在伤口部位自行涂药,如果伤口较小且干净,无需缝合则止血后消毒包扎即可。但如果伤口较大,且有污染,建议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并根据情况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

五、鼻出血

鼻出血比较常见,常见于高血压和鼻部血管脆弱导致的出血,也可见于其他一些疾病所引起的出血。一旦发生鼻出血,应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没有外伤导致的鼻出血,建议患者身体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压迫进行止血。如果出血不能停止,也可自行填塞进行止血。但不建议头部后仰,如果出血不能停止或者量较大,建议尽快就医。

六、烧烫伤

​烧烫伤这几年已经明显减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在很多地方,烧烫伤依然是急诊科需要处理的常见急诊。一旦发生烫伤后,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首选需要尽快远离热源,并且立即将被烧烫部位放置在流动水下冲洗,不建议自行涂抹牙膏、止血药等药物,保持烧烫伤部位清洁至关重要。不建议冰敷创面、不建议自行弄破水泡。而且如果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建议到医院进行就诊。

掌握常见意外的急救流程,可以让我们轻松正确的处理这些意外,为接下来可能要进行的急救做好基础。世界急救日,你学会这些常识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