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泰街道紫荆村

像黄毓家这样

世代和竹笛打交道的家庭有很多

在这里

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竹笛

在这里

每一根竹子都是“宝贝”

紫荆村位于中泰街道西部,全村共有约2.8万亩苦竹林,苦竹年产量达1.6万吨。森林覆盖率达91.7%,素有“中国苦竹之乡”和“中国竹笛之乡”的美称。紫荆村现有各类笛箫加工制作企业(作坊)160多家,相关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85%以上,年总产值达3.4亿元左右。

别人带货 我只“授渔”

新经济助力老非遗

每天十点不到,“中泰竹笛制作技艺”传承人丁志刚,就会在家里支好设备,准备开始当天在抖音平台上的网络直播。与很多时下流行的线上直播带货不一样,丁志刚在抖音上的直播只教做笛子、鉴别笛子而不带货。

丁志刚正在进行直播

丁志刚是紫荆村第一批和竹笛打交道的人。1987年,因为村里有上好的苦竹资源,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选中了紫荆村,并组建了联营厂,专门生产各类竹笛。也是那一年,17岁的丁志刚和村里其他16位年轻人前往上海学习制笛。与联营厂的合作为紫荆村培养了大批高技术水准的制笛工人,村子里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制笛产业链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年轻工人们陆续脱离联营厂“单干”,竹笛产业也渐渐在紫荆村扎下了根。

烤竹子、定调、划线、打孔、校音……做好一根竹笛前后需要50多道工序。对于当年的丁志刚来说,这些都不是难题,难题是如何让中泰竹笛摆脱代加工的传统销售渠道,开拓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竹笛原材料(初加工)

“我的第一单生意是销往义乌小商品市场。当时500多根竹笛卖了900多元钱,已经属于‘单飞’的大单了。”单干已有二十年,但丁志刚对自己第一单生意依然记忆犹新。为了开拓更大市场,后来丁志刚还一度把竹笛销售工作室开到了深圳。深圳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让他领悟到,中泰竹笛不能再走低端加工之路,要依托网上平台走出一条精准营销之路。

从深圳回到紫荆村后,丁志刚一边精心钻研制笛技术,一边开始在淘宝上开店卖笛子。“网上客户见不到面,可能信任感会欠缺;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坚持打造自己的竹笛品牌。有了品牌,就有了保障和信任,我们才能更加用心地生产,消费者也就能在那么多淘宝店中找到我们,记住我们。”2009年,为了拓宽竹笛的销路,紫荆村还特地请来了浙江工业大学的老师,给村里60多家竹笛生产作坊教授网络销售课程。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技艺学习“激活”竹笛制作血脉

竹笛作为我国传统民间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其中苏州笛更可谓是独领风骚,据史料记载,来中泰伐竹制笛是历代皇室乐匠常有的做法。近代以来,上海笛发展后来居上,中泰一度变成竹笛原材料输出产地。

1985年,上海民族乐器厂制笛师周林生来到中泰,向村民传授笛子制作技艺,唤醒了中泰竹笛制作沉睡的血脉。在他的带领下,18名资质不错的年轻人,前往上海学习竹笛制作。年轻人回乡之后,竹笛制造在中泰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

周林生(红衣)在中泰演奏

1989年,中泰第一家民营竹笛厂——灵声乐器厂诞生。经历过计划经济、集体经济体制时代工厂制笛,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村民下海自主办厂创业,中泰竹笛一步一步凝聚特色产业,形成竹笛文化产业链。2006年,浙江省文化厅授予余杭中泰“省民族民间艺术(竹笛)之乡”的光荣称号。2011年,中泰正式向中国乐器协会申报“中国竹笛之乡”冠名。至此,原本只能让村民勉强度日的“苦竹”,变成了振兴乡村发展的“黄金竹”。

如今,曾经的18名年轻人已经年过半百,而更多的年轻人却带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对传统乐器的热爱,来到了中泰,为竹笛技艺的传承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比如黄毓这样的“笛二代”,在音乐学院进行过系统学习后选择回乡创业。

除了本地年轻人回乡创业,中泰竹笛还吸引了很多外地大学生来此 学习技艺。学成之后,这些大学生回到当地,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和制作体系,将中泰竹笛制作技艺带到全国各地。

肖惠文(黄衣)和他的学生正在丁志刚工作室里深入学习竹笛制作相关知识

28岁的竹笛老师肖惠文来自广东惠州。今年暑假,他通过抖音平台联系上了丁志刚,并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中泰学习竹笛制作技艺。“我7岁开始学竹笛。除了揣摩常规吹奏技巧之外,我更想深入了解它的制作工艺,帮助我更好掌握音色的区别。”肖惠文说,随着近些年传统文化的兴起,竹笛吹奏爱好者日渐增多,近距离地了解竹笛生产的流程也成为大家的兴趣所在。

在丁志刚的工作室里,像肖惠文这样,通过网络平台找上门的全国各地学员,几乎每周都会有两三批。“他们周一到周六跟着我学习竹笛制作,周日就跟着我女儿学习竹笛吹奏。”在丁志刚看来,如今互联网平台的丰富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诸多机会,只有让笛子这样的传统文化走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竹笛产业才会走得更远。

与时俱进 让非遗文化活力四射

中泰竹笛活在当下

近年来,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为年轻一代的中国记忆。2011年,丁志刚在带徒弟时发现,和老一辈人苦练技艺不同,80后、90后渴望技艺的创新,按照传统方式传授手工艺只可会消磨掉年轻人对于竹笛制造的热爱。“我们这几年就一直不断的创新,包括将传统工艺开发出系统学习体系、融资购买机器将部分制作过程进行机械生产。”丁志刚介绍道。

早在2004年,丁志刚就通过不断专研改进了竹笛制作技术,造出可以打椭圆孔的机器。“以前,光打孔就是一个技术门槛。笛子上的孔是椭圆形的,当时的机器只能打出圆孔,要把圆孔手工挖成椭圆形非常麻烦,也只有这十几户人家能做。”椭圆孔机器的制造降低了做笛子的门槛,制作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地办了起来,2004年发展到20多家,2005年变成40多家。“在原有技艺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化设备,会提升产品的精准度,使得产品体现更加完美,更加符合标准,也符合我们现代年轻人的需求。”丁志刚表示。

除了将现代工业与传统技艺相融合,中泰竹笛在产品销售上也坚持与时俱进。不少人前往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与大城市的琴行、音乐院校、专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得到技术指导,还扩大了产品销路,并创立品牌产品。 通过举办传统手工制笛大赛、笛子演奏比赛、水上竹笛音乐会等活动,做好特色地域传统文化及竹笛制作技艺的传播与传承,培养青年竹笛制作人才,打造工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中泰竹笛与新兴传播平台进行对接。2019年12月,丁志刚第一条短视频投放到抖音上,中泰竹笛正式加入直播行业。 今年6月12日,丁志刚在直播中透露,他会联合其他非遗技艺传承人,推出联名款产品,用年轻人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非遗传播,助力竹笛产品从吹奏乐器上升为民俗艺术品,拉长竹笛文化产业链。

在丁志刚看来,竹笛不仅作为是一件乐器,更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开展文旅融合,以旅游纪念品为切入口,是中泰竹笛从乐器变成艺术品的契机所在。 目前,中泰竹笛已经走出一条凝聚特色产业、山水乡愁、文化创意的乡村振兴、整村富裕的道路。

笛声悠悠 穿过竹海

荡气回肠 婉转婀娜

世间万种风情

尽为笛声所述

编辑/孟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