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泰街道紫荊村

像黃毓家這樣

世代和竹笛打交道的家庭有很多

在這裏

幾乎家家戶戶都製作竹笛

在這裏

每一根竹子都是“寶貝”

紫荊村位於中泰街道西部,全村共有約2.8萬畝苦竹林,苦竹年產量達1.6萬噸。森林覆蓋率達91.7%,素有“中國苦竹之鄉”和“中國竹笛之鄉”的美稱。紫荊村現有各類笛簫加工製作企業(作坊)160多家,相關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日本、韓國等,銷售量佔全國市場的85%以上,年總產值達3.4億元左右。

別人帶貨 我只“授漁”

新經濟助力老非遺

每天十點不到,“中泰竹笛製作技藝”傳承人丁志剛,就會在家裏支好設備,準備開始當天在抖音平臺上的網絡直播。與很多時下流行的線上直播帶貨不一樣,丁志剛在抖音上的直播只教做笛子、鑑別笛子而不帶貨。

丁志剛正在進行直播

丁志剛是紫荊村第一批和竹笛打交道的人。1987年,因爲村裏有上好的苦竹資源,上海民族樂器一廠選中了紫荊村,並組建了聯營廠,專門生產各類竹笛。也是那一年,17歲的丁志剛和村裏其他16位年輕人前往上海學習制笛。與聯營廠的合作爲紫荊村培養了大批高技術水準的制笛工人,村子裏也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制笛產業鏈條。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年輕工人們陸續脫離聯營廠“單幹”,竹笛產業也漸漸在紫荊村紮下了根。

烤竹子、定調、劃線、打孔、校音……做好一根竹笛前後需要50多道工序。對於當年的丁志剛來說,這些都不是難題,難題是如何讓中泰竹笛擺脫代加工的傳統銷售渠道,開拓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竹笛原材料(初加工)

“我的第一單生意是銷往義烏小商品市場。當時500多根竹笛賣了900多元錢,已經屬於‘單飛’的大單了。”單幹已有二十年,但丁志剛對自己第一單生意依然記憶猶新。爲了開拓更大市場,後來丁志剛還一度把竹笛銷售工作室開到了深圳。深圳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讓他領悟到,中泰竹笛不能再走低端加工之路,要依託網上平臺走出一條精準營銷之路。

從深圳回到紫荊村後,丁志剛一邊精心鑽研製笛技術,一邊開始在淘寶上開店賣笛子。“網上客戶見不到面,可能信任感會欠缺;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堅持打造自己的竹笛品牌。有了品牌,就有了保障和信任,我們才能更加用心地生產,消費者也就能在那麼多淘寶店中找到我們,記住我們。”2009年,爲了拓寬竹笛的銷路,紫荊村還特地請來了浙江工業大學的老師,給村裏60多家竹笛生產作坊教授網絡銷售課程。

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技藝學習“激活”竹笛製作血脈

竹笛作爲我國傳統民間樂器之一,歷史悠久,其中蘇州笛更可謂是獨領風騷,據史料記載,來中泰伐竹製笛是歷代皇室樂匠常有的做法。近代以來,上海笛發展後來居上,中泰一度變成竹笛原材料輸出產地。

1985年,上海民族樂器廠制笛師周林生來到中泰,向村民傳授笛子製作技藝,喚醒了中泰竹笛製作沉睡的血脈。在他的帶領下,18名資質不錯的年輕人,前往上海學習竹笛製作。年輕人回鄉之後,竹笛製造在中泰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發展。

周林生(紅衣)在中泰演奏

1989年,中泰第一家民營竹笛廠——靈聲樂器廠誕生。經歷過計劃經濟、集體經濟體制時代工廠制笛,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村民下海自主辦廠創業,中泰竹笛一步一步凝聚特色產業,形成竹笛文化產業鏈。2006年,浙江省文化廳授予餘杭中泰“省民族民間藝術(竹笛)之鄉”的光榮稱號。2011年,中泰正式向中國樂器協會申報“中國竹笛之鄉”冠名。至此,原本只能讓村民勉強度日的“苦竹”,變成了振興鄉村發展的“黃金竹”。

如今,曾經的18名年輕人已經年過半百,而更多的年輕人卻帶着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對傳統樂器的熱愛,來到了中泰,爲竹笛技藝的傳承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比如黃毓這樣的“笛二代”,在音樂學院進行過系統學習後選擇回鄉創業。

除了本地年輕人回鄉創業,中泰竹笛還吸引了很多外地大學生來此 學習技藝。學成之後,這些大學生回到當地,在當地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絡和製作體系,將中泰竹笛製作技藝帶到全國各地。

肖惠文(黃衣)和他的學生正在丁志剛工作室裏深入學習竹笛製作相關知識

28歲的竹笛老師肖惠文來自廣東惠州。今年暑假,他通過抖音平臺聯繫上了丁志剛,並帶着自己的學生來到中泰學習竹笛製作技藝。“我7歲開始學竹笛。除了揣摩常規吹奏技巧之外,我更想深入瞭解它的製作工藝,幫助我更好掌握音色的區別。”肖惠文說,隨着近些年傳統文化的興起,竹笛吹奏愛好者日漸增多,近距離地瞭解竹笛生產的流程也成爲大家的興趣所在。

在丁志剛的工作室裏,像肖惠文這樣,通過網絡平臺找上門的全國各地學員,幾乎每週都會有兩三批。“他們週一到週六跟着我學習竹笛製作,週日就跟着我女兒學習竹笛吹奏。”在丁志剛看來,如今互聯網平臺的豐富爲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諸多機會,只有讓笛子這樣的傳統文化走入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家,傳統文化才能得到傳承與發展,竹笛產業纔會走得更遠。

與時俱進 讓非遺文化活力四射

中泰竹笛活在當下

近年來,非遺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成爲年輕一代的中國記憶。2011年,丁志剛在帶徒弟時發現,和老一輩人苦練技藝不同,80後、90後渴望技藝的創新,按照傳統方式傳授手工藝只可會消磨掉年輕人對於竹笛製造的熱愛。“我們這幾年就一直不斷的創新,包括將傳統工藝開發出系統學習體系、融資購買機器將部分製作過程進行機械生產。”丁志剛介紹道。

早在2004年,丁志剛就通過不斷專研改進了竹笛製作技術,造出可以打橢圓孔的機器。“以前,光打孔就是一個技術門檻。笛子上的孔是橢圓形的,當時的機器只能打出圓孔,要把圓孔手工挖成橢圓形非常麻煩,也只有這十幾戶人家能做。”橢圓孔機器的製造降低了做笛子的門檻,製作廠如雨後春筍一樣地辦了起來,2004年發展到20多家,2005年變成40多家。“在原有技藝基礎上,增加一些現代化設備,會提升產品的精準度,使得產品體現更加完美,更加符合標準,也符合我們現代年輕人的需求。”丁志剛表示。

除了將現代工業與傳統技藝相融合,中泰竹笛在產品銷售上也堅持與時俱進。不少人前往各大城市設立辦事處,與大城市的琴行、音樂院校、專業團體建立合作關係,不僅得到技術指導,還擴大了產品銷路,並創立品牌產品。 通過舉辦傳統手工制笛大賽、笛子演奏比賽、水上竹笛音樂會等活動,做好特色地域傳統文化及竹笛製作技藝的傳播與傳承,培養青年竹笛製作人才,打造工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2019年,在區政府的支持下,中泰竹笛與新興傳播平臺進行對接。2019年12月,丁志剛第一條短視頻投放到抖音上,中泰竹笛正式加入直播行業。 今年6月12日,丁志剛在直播中透露,他會聯合其他非遺技藝傳承人,推出聯名款產品,用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開展非遺傳播,助力竹笛產品從吹奏樂器上升爲民俗藝術品,拉長竹笛文化產業鏈。

在丁志剛看來,竹笛不僅作爲是一件樂器,更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工藝品。開展文旅融合,以旅遊紀念品爲切入口,是中泰竹笛從樂器變成藝術品的契機所在。 目前,中泰竹笛已經走出一條凝聚特色產業、山水鄉愁、文化創意的鄉村振興、整村富裕的道路。

笛聲悠悠 穿過竹海

蕩氣迴腸 婉轉婀娜

世間萬種風情

盡爲笛聲所述

編輯/孟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