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民观念中,米所以能够吃饱果腹,是因为有米神的缘故。如果没有米神,那么米就会失去食用价值,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变少。米神,从今天民间的调查来看,基本上是一种观念神,没有具体的形象;但也有一些地方把“蛇——龙”当作米神来崇拜。对米神的崇拜与祭祀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米神的生日和传统年节。如江苏南京,正月初二俗谓米娘娘生日,是日人家煮饭,亦有择吉,为一年中煮饭之第二日。浙江畲族民间认为正月初八是米生日,忌生米下锅煮饭。

如浙江奉化民间则在大年三十祭米神。每家每户在米桶米缸外写上一个“满”字,插上香,祭以年糕(取意年年高)、米馒头(取意发)、水果(取水口好、果实累累、富裕之意),家主在祭米龙时要说:“白龙娘娘满米缸,取一升满一升,给阿拉桶桶满、缸缸满。”寄托了人们对谷米丰裕的美好追求。

旧时,无锡地区锡东一带民间,从春节斋神、祭祖起,堂前要安放一碗米,称供米,说是供奉神灵、祖先的;亦说是以米为神,是供奉米神的。这碗供米(米神)常年不弃,到来年春节才更换,是无锡地区唯一的常年供奉物和供奉神。民间普遍流传“米是宝中宝,斋神最最好”、“堂前供米神,邪鬼勿进门”等俗语。二是表现在民俗活动中对米的特殊功用,也即请米神驱邪赶鬼治病等。在奉化民间还流传着《大米经》、《小米经》、《米符咒》。民间在治病、驱精、捉妖的活动中,都要念这些经咒。

米的功用主要有:

1、用米镇鬼。如奉化民间在每年清明、七月半鬼节祭祖时,烧锡箱时要在上面放七粒米(合北斗七星),说这米倾刻便化成星神。据说如不放锡箔米,其他野鬼会赶过来抢烧给自己祖灵的钱(锡箔),有了“七星米”,能把所有野鬼镇住,不敢来祖墓处抢钱了。在放太平焰口时,道士和和尚到一定时候便要撒“超度米”。

据说焰口鬼得到了珍珠白米以后,米神会帮助鬼魂脱离阴间地狱。也有说有了米神,得一粒米便能挑一担,两粒米加一万,再也不受饥饿之苦;受了米神之气后,便可去西方极乐世界,或超升投胎。此外,在出葬中,撒“棺材米”是较普遍的现象。说米撒过棺材以后,各种野鬼就不能来取棺材中死者的陪葬品;而且死者到阴间后,有米神保护,就能保住鬼魂,否则生前若有罪孽的人,就有可能被阎王罚得连鬼也没有做了。

2、消灾解难。如有一家连年不顺,天灾人祸不断,该家就会悄悄地向七户不同姓的人家讨米(每家一杯),把七姓人家的米拌和在一起,这种米,民间称“七姓米"。然后把“七姓米”趁人不注意放上自家的屋顶,并用瓦盖住。说这样做后就能灾消难解。此外还有“撤米找魂”(用米招魂)、“糙米收晦”等习俗,目的是请诸米之神保佑当年的丰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