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你看他平时学得很轻松,但一考试却能考出好成绩;而有些人平时特别勤奋、用功,一考试却反而没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因为他聪明、智商高。我们不能排除脑子聪明这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给大脑一些挑战,效果才会好。

那些看起来非常勤奋的人,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背、在书上一遍又一遍地画、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只是看起来很勤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很轻松的,他们没有做有挑战性的事情。而学习是需要一些挑战、困难的,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地给大脑一个“检索”的机会,就是让大脑使劲地回忆,比如自测、考试等等,这能够大幅提高记忆的效果。因为在测试、考试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大脑要经历痛苦,使劲的回忆、思考所学的内容,无论最后是想出来了还是没想出来,这都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这件事情。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元认知”的东西,元认知说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水平的判断。我们的元认知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在学习上,元认知会让我们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比如拼命地反复阅读、拼命地记笔记。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害怕检索,不要害怕考试,不要因为考试成绩给自己压力,要转变一下心态,把考试当成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考试本身,对于我们记住东西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自测、考试等检索的行为,就是给我们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的结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在不停地重复不停地读、不停地记笔记,只相当于反复的捋那个知识链,捋来捋去也记不住,因为没有成结。而考试等行为则不一样,考一次试就等于打了一个结,如此才能更好地记住知识。

实现有效学习的三个关键步骤:编码、巩固、检索。

不管你是学一个简单的东西,还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想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都要经过“编码、检索、巩固”这三个环节。

第一步:编码。编码就是把我们学习的这个知识,以一种你能理解、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去呈现、去记忆。

知识在没有进行“编码”的情况下,只是一堆信息。我们在学完一项知识或技能之后,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但很多时候并没有。这个时候如果让你具体地描述一下你所学的东西,你就会有“脑海中有千言万语,可就是说不清楚”的感觉。因为我们只是“暂时性”的把知识“杂乱”的存储到我们的大脑中。

所以,在学完知识或技能之后,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知识进行编码。比如:用你自己的话把它说清楚;把当下学习的知识和已有知识、经验、事物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思考,举一反三;运用一些记忆术(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中的“编码定位记忆、扑克牌记忆、思维导图记忆”)让要记忆的内容更丰富、立体,增强记忆效果;建立起知识的结构图等等。

第二步:巩固。巩固就是经过遗忘,再次回忆你所学的内容、编码的内容。

新学到的东西,通常还处于“工作记忆区”,一大部分都会被遗忘,并不能一劳永逸,所以还需要对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形成深刻的心理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让我们不需要通过认真思考就能马上想起来、反应出来。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能够自动调用的心智模型,就是能够让它自动地组合,自动地使用,然后形成一套体系。这才算是真的掌握了一个知识,学会了一件事。

在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时候要进行“后刻意练习”。在《刻意练习》一书中倡导我们要:不停地重复练同一个动作,并请专业人士给你反馈。但《认知天性》一书告诉我们,频繁的集中练习,练到麻木、练到条件反射,你所产生的只是短期记忆,而只有给我们的练习当中加入了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我们才有可能学得更加灵活,才能够把它记得更牢。

时间间隔说的是,我们现在学了这个东西要隔一段时间再来学习;内容间隔说的是,我们不要长时间集中学一个东西,要穿插学一些别的内容。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是因为我们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巩固的这个过程中,新知识会被赋予含义并且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所以,当我们学习了一个东西后,不要马上去进行大量的重复,要再过一段时间,当所学出现了一些遗忘之后(比如学习后的一天、一周等),再进行巩固。

巩固不是简单的重复看一遍,而是要进行“检索、提取”,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记忆。

第三步:检索。就是透过各种让大脑觉得有点困难、有点挑战的方式来回忆所学,从而深化记忆。

最常见的检索方法就是测试或考试,通过测试,我们能够检验出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多次使用这种测试方法,就可以强化大脑关于检索的神经回路,形成长期记忆。

除了考试,还有很多检索的方法,比如:①卡片法,比如背单词的时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下中、英文,看中文想英文、看英文想中文。②回想法,比如读完一本书或上完一节课之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记得的所有内容。③提问法,比如读完书或学习完某章节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④思维导图法,比如阅读一本书之后,把主要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然后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索引”来回忆书本内容。

检索的方法可以穿插整个学习的过程,可以在刚学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学完一段时间有点遗忘的时候进行。在主动检索的时候,其关键是:不要一来就看答案,而要先使劲地回想,等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答案。

本文主要内容梳理总结自书籍《认知天性》,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科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去看看书籍:

以上的方法不仅适合于学生,也适合大人学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了很多书,可是真正记住的却没多少,所以总觉得读书没太大用处。你不妨这样来试试:看完一本书之后,根据书籍知识和你的读这本书的目的,设计出三五个或十来个问题,然后进行回忆、思考、然后结合文章写出答案。等一周、一月、甚至一年之后,再拿出这些问题,在不看书、不看答案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作答。检查一下自己能答出多少内容,有哪些遗漏,又有哪些新的体会。遗漏的地方就去再深入了解、思考一下,新体会可以添加进自己的题库或知识库中。

文/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 G先生

掌握速读记忆,倍增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专业训练提升“快速阅读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助你轻松高效地读书和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