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織金縣第八小學師生在觀看航模飛行特技表演。)

“別說基建項目,整個體育在縣社會生活當中的地位特別低。”這是袁向陽剛到畢節市織金縣扶貧時,當地體育發展滯後給他留下的初步印象。

貴州多山,織金縣城也被山環繞,織金縣城的樓房建築與一般的縣城相比普遍高出許多。袁向陽是國家體育總局駐織金縣扶貧工作組組長,他還掛職任織金縣委常委、副縣長。剛到織金工作時,他發現缺少平地的地域環境是限制當地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點平地就蓋樓了,蓋不了樓短期就建停車場。” 袁向陽告訴《中國慈善家》,在織金縣城開車很難找到停車位,而且停車費比肩一線城市。“跟北京的收費差不多。”

由於平地稀少,當地在發展規劃用地上多側重經濟和商業。一定程度上,這種地形條件和發展觀唸對當地百姓的體育健身活動形成了制約。一個直接的表現是,一個縣域城市竟然沒有像樣的公共體育場館設施。

如此尷尬的局面直到2018年纔打破。在國家體育總局和貴州省體育局的幫助下,織金縣在城區物色合適的場地,開始着手建設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項目,並立項爲當年織金縣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由於土地實在金貴,當地最終決定通過廢舊的廠房進行改造,一個廢棄的菸草復烤廠進入大家的視野。袁向陽介紹,在織金縣前期投入資金50萬元的基礎上,項目還爭取到了體彩公益金200萬元的支持。

經過改造施工,昔日廢棄的廠房蛻變爲一棟現代簡約的全民健身運動中心。寬敞明亮的空間包含三片羽毛球場地、兩片籃球場地、兵乓球場地和健身器材區域。“填補了織金縣沒有公共體育設施的空白,可以說是零的突破。” 袁向陽告訴《中國慈善家》。不過,他也表示,這對於GDP超200億的織金縣來說,還遠遠不夠。

(貴州省織金縣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愛好者在打羽毛球。)

另一個現實的情況是,當地學校缺乏體育器材。“以前我們一個球是整個學校的孩子踢。”織金縣第八小學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孫守義如此形容。

9月8日,由國家體育總局體彩中心發起的“公益體彩 快樂操場”公益品牌活動,走進織金縣第八小學,現場捐助了一批體育器材、書包、航空模型等物資。體彩中心還向特困生提供專業航空運動培訓班兩個名額、捐贈研學名額100名。

近兩年,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貴州“公益體彩 快樂操場”活動相繼走進了織金縣第三小學、第八小學和雞場小學,捐贈了價值5.5萬元的體育器材和價值4萬元的健身設施。

據國家體育總局體彩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該活動主要面向貧困邊遠地區體育器材和體育教育資源匱乏的學校,給他們提供體育器材物資以及開展公益體育課。作爲一項長期的公益活動,從2012年到2019年,項目總計投入超過6000萬元,覆蓋全國各地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的3000多所學校,數百萬學生從中受益。

今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2019年度本級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對外公告,2019年度,按照財政部批覆的預算,國家體育總局本級使用彩票公益金38.69億,用於開展羣衆體育工作和資助競技體育工作。如今,貴州省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貴陽市河濱公園全民健身路徑工程、“花茂村——苟壩”紅色沿線公益、臥龍湖皮划艇水上基地、“新長城”助學基金都有體彩公益金的加持,發揮着“社會公益事業助推器”的作用。

(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麻郎垤村,村民們表演彝族傳統體育項目觀音秋。)

同樣受益的還有盤州市淤泥鄉麻郎垤村。這是一個典型的純彝族村寨,四面環山,小河穿村而過。一幅幅村民日常生活的彩繪展現在青瓦白牆間,有的甚至在牆上直抒胸臆:“浪漫自豪”。

村寨廣場一旁,穿着彝族傳統服飾的村民與遊客一起玩起了鞦韆,歡快的笑聲迴盪在山谷。鞦韆由高索秋、觀音秋、磨磨秋組成,是貴州省體彩中心爲推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出資20萬元建設而成。

貴州省體彩中心主任巴連利來麻郎垤村不下5次,他記得鞦韆建完後,自己上去體驗沒轉幾圈就被村民喊下來了——鞦韆太受歡迎了,這讓巴連利印象特別深刻。

(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麻郎垤村,遊客體驗彝族傳統體育項目磨磨秋。)

麻郎垤村黨支部書記餘二龍向《中國慈善家》介紹,鞦韆是當地傳統體育項目,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情感表達和祝福希望。比如磨磨秋會四面左右旋轉,寓意人生雖有起伏,但更多是圓滿。當地百姓相信,坐上磨磨秋,就會得到四方神靈的護佑。

(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麻郎垤村,村民牆上直抒胸臆:“浪漫自豪”。)

在新的鞦韆沒建成之前,村民多是就地取材,伐山木製作“土鞦韆”。“最多也就管用兩三年。”村民杜應八記得,舊鞦韆很矮小,時間久了樹木腐朽鬆動。而新建的鞦韆高大堅固,材質由鐵鑄造,上面還鐫刻着彝族特色的文化符號。

新秋千啓用後,不光是當地健身娛樂的重要載體,而且也助力了當地的旅遊發展,村民們用鞦韆來進行民俗文化表演,由此提高了收入。“三年來,來麻郎垤村旅遊人數近10萬人次!” 餘二龍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