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縣福寧集鎮霸寨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勝傑,紮根基層4年時間,用實幹書寫爲民情懷,帶領羣衆實現了脫貧致富夢。

霸寨村位於原陽縣城的最東北角,屬於城市邊緣地帶,羣衆思想相對落後,班子渙散,村裏沒有像樣的產業,集體收入基本爲零,全村建檔立卡戶39戶139人,是全鎮貧困人口最多的村······這是上任第一天,呈現在駐村第一書記王勝傑眼前的“貧困圖”。

駐村第一書記 王勝傑:來到霸寨村感到壓力大,但動力也大,通過入戶走訪,我決定一要抓班子建設,二要整修道路,還要尋找一條適合霸寨致富的好門路。

說了算,定了幹。王勝傑一上任便把抓班子建設、夯實幹部隊伍作爲第一要事,通過民主選舉,兩委班子由2個人增加到7個人。班子健全了、思想統一了,一項項工作也依次推展開來,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一條條羣衆期盼的“幸福路”於2017年順利完工。

羣衆 王春興:以前,俺村的道路泥濘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16年國家的扶貧政策來了,王書記帶着工作隊來了,俺村街街道道都修成了水泥路。

通過走村串戶,瞭解民情民意,王勝傑決心要在農業種植上下功夫,引導羣衆調整種植結構,打破傳統種植模式。

駐村第一書記 王勝傑:針對村上耕地多、種植模式單一的現狀,必須積極引導羣衆調整種植結構,鼓勵羣衆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採用花生與蔬菜、西瓜等作物間作套種模式,實現羣衆快速增收致富。

村民崔俊勝是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的新品種花生因產量高、價格好、收入高,日子變得好了起來,成爲了村裏的脫貧光榮戶。今年,他又流轉土地30畝,進行大面積種植花生,眼下,正值秋收時節,崔俊勝家的田地裏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民 崔俊勝 :這兩年花生價格真是好,我這一畝地的花生能賣3千左右,30畝一年下來能收入10萬左右,花生品種好,俺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作爲省級貧困村,霸寨村於2017年貧困村摘帽,2019年底貧困戶全部脫貧,霸寨村也由福寧集鎮貧困戶最多的村走在了脫貧的最前列。

融媒記者:周慶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