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年5000億元,想要撕下家電標籤的海爾靠什麼再造新海爾?

記者:宋佳楠

作爲海爾集團重要組成部分的海爾智家,最近動作頻頻。

先是在9月1日宣佈逾99%股東高票通過私有化子公司海爾電器議案,緊接着於9月11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在當日趁其北京001號體驗中心開業之時,發佈了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

“三翼鳥”的誕生,某種程度上代表着海爾向物聯網生態轉型的進一步落地,因爲其售出的不再只是硬件產品,而是“賣場景”,例如向用戶提供陽臺、廚房、衛浴等多場景解決方案,甚至包括局部煥新和整裝升級改造服務。

根據海爾智家的介紹,“三翼鳥”可以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制定相應的場景方案,像是針對陽臺空間,既可以實現配套的洗烘、洗晾聯動,也可以定製各種綠植場景、通過搭配健身器材改建出一個陽臺健身房。目前,智慧陽臺場景可以拓展出休閒、健身、親子等37個場景。

曾經以家電產品、特別是冰洗空等白電產品引以爲傲的海爾,經過多年的自我變革,現在已遠遠不滿足於這個標籤。

按照海爾公佈的發展戰略,通常將1998年至2005年定義爲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2005-2012年爲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階段,其後的2012年-2019年是網絡化階段。而自2019年至今,海爾一直在強調進入生態品牌戰略階段,除了在場景方面進行探索,海爾還搭建起了和衣物、家紡、食品等領域相關的衣聯網、食聯網。

位於青島市李滄區的海爾衣聯網1號店,是海爾衣聯網生態產業的落地。整個店面有840㎡,店內分爲洗衣先生、海爾精緻生活館、雲裳咖啡三個場景服務區域。其中洗衣先生,主要是提供服裝及奢侈品的洗護,消費羣體基本定位中高端,可以提供洗衣熨燙、上門取送甚至整理衣櫥等服務。如果說要在這裏找到傳統海爾的影子,無非是店內使用的洗衣機產品均爲海爾品牌。

而在洗衣先生對面的海爾精緻生活館則更遠離海爾的家電標籤,反而更偏向服裝行業:用戶在店內可以根據智能試衣鏡選擇喜歡的服裝,在線或在店內購買,店員也可以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量體裁衣,做定製服飾。該店所售服裝均爲與海爾衣聯網平臺有合作關係的商戶,海爾與其加盟商承擔店面的裝修、設計工作,服裝品牌進行授權後,海爾會給與其一定的返點。據海爾精緻生活館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由於目前該模式仍處於市場探索期,受衆多針對有較強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的高端人羣。

食聯網是另一個海爾智家着力拓展的智慧廚房場景生態平臺,主要通過海爾的廚房電器與食品、物流、櫥櫃、家裝等12類近千家資源方合作,去滿足用戶的購買、存儲、烹飪、清潔等多樣化的場景需求。這當中產生的包含用戶飲食習慣、內容偏好等數據,會反饋到食聯網,與用戶的個人健康數據相結合,進而推薦個性化的健康食品方案。

除了實現具體產品和生態的落地,在資本層面,海爾智家也有不少動作,希望通過與海爾電器的融合來壯大自身。

公開資料顯示,海爾智家的前身爲青島海爾,1993年在A股完成上市;2018年10月,青島海爾正式在德國法蘭克福上市。現在,只差H股。若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將成爲國內第一家在“A+D+H"三地上市的企業。

海爾電器早一步在香港上市。早前海爾集團將洗衣機、熱水器業務注入借殼上市的海爾中建,並更名海爾電器,本是要將該公司發展爲一個白電旗艦平臺。2008年至2018年間,海爾電器的定位曾發生變化,開始側重發展綜合渠道服務,日日順也是在這時進入海爾電器的。2018年後,海爾電器重新確定做以家電爲主的平臺,旗下有圍繞洗衣機業務的衣聯網,以及圍繞熱水器和淨水整合的淨水解決方案能力,再加上自有渠道和電商渠道服務。

海爾電器與海爾智家有明顯的業務重合,雙方合併將有利於集中主力應對美的、格力等家電巨頭的競爭,同時增加淨利潤,讓更多股東滿意。

但海爾智家也有不少挑戰要面對。

根據海爾智家披露的招股書,從2017年到2019年,其營收分別爲1542億元、1776億元、1980億元。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爲91億元、99億元、123億元。在今年上半年,海爾智家收入957億元,同比減少1.6%,其中歸屬上市股東的淨利同比下降45.02%,爲27.81億元。

儘管淨利的下滑與疫情大環境的影響有直接關係,但就盈利能力來看,其與美的和格力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後兩者的白電年收入規模已超過2000億體量,淨利也都超過了200億元。即使加上海爾電器的業績,也難以實現超越。海爾電器在8月份發佈的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50.75億元,同比減少5.1%;股東應占期內溢利爲13.35億元,同比減少27.3%。

但海爾的發展路線與美的和格力已經表現出明顯的不同。除了和家電業務仍保持密切關聯的海爾智家,海爾的觸角也在向更廣泛的領域延伸。

自2012年,海爾便開始探索智能製造轉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其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核心是大規模定製模式。據海爾方面向界面新聞介紹,目前海爾卡奧斯共涉足建陶、房車、農業等15個行業生態,在全國建立了7大中心,覆蓋全國12大區域,並在20個國家複製推廣。海爾希望像西門子、GE一樣,利用卡奧斯平臺幫傳統工廠實現智能化改造。此前卡奧斯平臺的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爲主,現在也開始與青島啤酒等大廠合作,逐步向中大型企業拓展。

卡奧斯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來自當地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希望依託海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當地的傳統產業向互聯網化、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從這一層面上說,海爾的工業互聯網承接的不僅僅是自身的轉型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和西門子、GE類似,海爾也大舉進軍生物醫療領域。

位於青島高新區的海爾生物醫療物聯工廠佔地2.5萬平方米,主要從低溫冷鏈產品入手,通過融合物聯網解決了疫苗接種、血液安全、生物樣本應用等行業常見問題。界面新聞在海爾生物醫療工廠的展廳看到,像學齡前兒童所接種的疫苗從生產到銷售、運輸物流、使用情況都可以進行實時追蹤,從而保證疫苗的可控及安全性。

據界面新聞記者瞭解,長期以來,生物醫療製冷設備對溫度的要求相當嚴苛,有着很高的技術壁壘,市場多被國外廠商壟斷。海爾有針對性地選取了生物醫療低溫存儲這一領域,逐步建立起從-196℃至8℃的全產品線,可幫助部分醫療結構實現進口品牌的替代。

”在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賽道中,我們處於‘黑海’,因此需要快速、持續地迭代、升級和創新,通過換賽道來超越既有品牌和國外品牌。”海爾生物醫療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對海爾生物而言,這也是當前需要應對的最大挑戰。

對於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目標,海爾生物醫療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會持續圍繞低溫存儲繼續做強,例如太陽能疫苗、超低溫冰箱;其次是圍繞物聯網場景解決方案和疫苗安全、血液安全,持續擴展到物聯網藥品、物聯網試劑等;第三則是圍繞生物安全機會,持續研發與生物安全相關的產品。

受今年疫情助推,海爾的生物安全櫃產品增長明顯,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41%。目前海爾生物醫療在國內的簽約經銷商近200家,像一些重點地區的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血站、生物藥企及高校科研機構等均有覆蓋。而在國際市場,其海外經銷商數量也已超過300家。

此前海爾曾提出“4年5000億,再造一個新海爾”的發展規劃。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包括衣聯網、食聯網、工業互聯網和生物醫療等在內的新業務尚沒有成爲營收主力,海爾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證明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