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若昀主演的《庆余年》这部电视剧凭借优秀的剧情,一举入围了19年十大爆款电视剧。在这部剧里张若昀贡献出了出色的表演,以至于这部剧播出之后,还让观众念念不忘,满心期待地等着第二部的播出。虽然第二部还没有播出的消息,但张若昀还有另外一部待播剧,那就是长达92集的《霍去病》。

历史上的霍去病将军,24岁便英年早逝。而电视剧却把短短24年的人生拍出了92集。也许霍去病这种角色本身就不适合单独摘出来拍长篇电视剧。

现在吐槽国产剧,很多人都在喷演技、喷服化道,少有人注意到一点,很多历史剧,为了突出核心的那一个人,刻意的打压甚至于贬低同时代的其他人,甚至在历史的基础上本末倒置。拍个芈月,愣是拍成了秦国武则天,把秦昭襄王当傻子。拍武则天,一代明主唐高宗李治就变成了懦夫,毫无存在感,以至于现在还冒出来什么公认昏君李治的说法。

电影是可以只讲一小件事,只讲一个人的一段生涯,可是电视剧要么讲一件大事的来龙去脉,要么讲一个人的大跨度生涯甚至一生。你要讲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又不是那个时代最核心的人,或者最核心的不止他一个。那怎么办?你只能要么吹他,要么踩周围的人,这个剧本本来就不好写。

这些电视剧,始终没搞清楚一件事,历史同一时期的人物,本就有主客之分。卫青、霍去病是旷世名将、民族英雄没错,但他们也是围绕着汉武帝在发光发热,是在汉武帝主导的框架下发挥才能,汉武帝才是那个众人的连接点,是众星所捧之月。

如果你把霍去病、卫子夫这些人单独摘出来以他们为中心拍长篇,你要怎么处理汉武帝的戏份?你拍霍去病,要怎么处理卫青的戏份?尊重历史,那拍出来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汉武大帝》,不尊重历史,刻意弱化汉武帝或者其他人的存在,削弱别人的功绩,那就是在刻意的吹捧你要拍的中心人物。

为什么《汉武大帝》成功了?不仅是演员剧本服化道,更在于他站对了视角,汉武帝本就是那个时期的男一号。你觉得霍去病很让人钦佩,想单独拍,可实际上他的戏份就那么多,少年成名,天神下凡,打完匈奴,马上又随风而逝,到此为止。我们尊敬他、喜欢他,不在于他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意义重大。《汉武大帝》中霍去病戏份并不多,但丝毫没有削弱他的存在感,这就是历史原型人物的牛逼之处。我不需要单独立成本立传,靠不停的露脸刷存在感,但我只要一出场,观众就知道我是什么分量。

《汉武大帝》奉献的不仅是最好的汉武帝,还有最好的卫青霍去病。历史人物本就是互相成就,互相羁绊的,你拍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卫子夫、平阳公主、张骞这些人物形象自然而言就会以刘彻为中心顺理成章地树立起来,这是树干和树枝的区别。

90集大男主戏,霍去病正史+野史。24岁人生。17岁之前寥寥数笔。剩下也不过7年的时光而已。既然声称尊重历史。那么这七年光辉岁月肯定大书特书。占据90集中的重大比例。霍去病这七年在干吗?在打仗啊。给它20集做十七岁之前的铺垫,虽然觉得没啥好铺垫的吧。霍去病是什么历程?没有成长期,出道就是汉武帝的学生,皇后和大将军的外甥。首战封侯,然后就是河西走廊之战,完了封狼居胥,然后基本就没了,一键三连一气呵成。他眼里只有铁骑之上的不可一世,他骄傲地目中无人。哪里有电视剧中那么多的情感纠葛呢?

当你把他作为配角时,他比主角还要抢眼,当你把他作为主角时,你会发现这个人的一生怎么那么枯燥。其他人物,你要虚构女性角色,没多大问题,无非就是正剧和普通剧的区别。可是霍去病说过什么?“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你逼他谈恋爱,不是赤裸裸地打他的脸吗?

对于这样一个“儿女情长”的霍去病,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