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王室岌岌可危的江山,已經即將走到終點。

面對即將席捲天下的動亂,有人哭,有人笑,而笑的人卻比哭的更多,或許除了東漢王室統治集團內部,再也沒有人會哭了,那些哭的人也並不是因爲人們的疾苦,而是失去了既得利益。

嚴格意義上來說,籠罩在東漢末年上方的天空,已經不姓劉了。

宦官和外戚兩大集團相互傾軋,徹底把時局攪得更加混亂了,久居深宮的漢靈帝似乎覺得一切都那麼好玩,他不愛權,只喜歡玩,東漢的江山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也是如此。

曹操便是其中的代表,只不過人們更願意稱之爲梟雄,曹操一生很風光,除了生前沒有當皇帝之外,幾乎皇帝所擁有的他都有,而皇帝沒有的他也有。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權力玩到這個境界,也沒誰了,不過後人卻認爲曹操是漢賊,是個反派,而和漢朝皇帝一個姓的劉備則是地地道道的正派。

可是,在那個亂世,都在爲爭權奪利,又怎麼會有正派、反派之別呢,只不過《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中心思想,影響了太多的人。

拋開個人情感而言,劉備和曹操之間的差別,那還真不是一星半點,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詩人,而劉備充其量也只能算入了政治家的門檻。

所以,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如果不是哭得好,東漢亂世又怎麼會有劉備一席之地呢?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劉備愛哭雖然婦孺皆知,可是在正史中他只哭了6次,比曹操還少了1次,那麼劉備究竟因何而哭呢,我們一起來看。劉備:田豫離別,內心抑制不住悲傷備爲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三國志》

田豫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將領,一開始出道的時候,是跟着劉備這個大哥的,後來劉備投靠公孫瓚,田豫也跟着一起去了,當時的田豫年紀還是比較小,劉備覺得此人將來必成大器,就對他十分器重。

可是田豫卻一山望着一山高,就以家中母親年邁需要照顧爲由,辭別了劉備,劉備覺得好不容易吸收了一個骨幹在身邊,卻無法留住田豫,實在是悲傷,於是便哭泣着與田豫告別,並且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不能與田豫一起幹一票大的。

而田豫也沒有因此回心轉意,後來便投入了曹操的名下,成爲了曹魏陣營中的一員,和劉備也幾乎沒有了瓜葛。劉備:荊州數年,虛度光陰難受到無以復加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九州春秋》

劉備賣草鞋出身,但是心中卻藏有很偉大的抱負,後來在曹操混不下去,便拉扯起了與之對抗的大旗,不過劉備又怎麼打得過曹操呢,失敗之後丟失了自己的地盤,只好跑路。

逃跑後的劉備去投奔了荊州的劉表,在荊州,劉備過得那是十分安逸,有次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喝着喝着劉備卻哭了起來。

原因是他去廁所的時候,見到了大腿上的肉又多了起來,感嘆自己安逸的日子過得多了,轉眼就老了,可是功名大業尚未建成,光復漢室八字還沒有一撇,因此悲從中來。劉備:劉表、龐統、劉封、法正先我而去,我怎麼不痛心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備。備過辭表墓,涕泣而去。——《資治通鑑》

劉表的荊州成爲了劉備日後發跡的據點,而在劉備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是劉表收留了他,不過在劉表死後,劉備卻接受了劉表的勢力,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劉備纔有了羣雄逐鹿的入場券。

後來劉表去世,劉備就在劉表的墓前痛哭流涕,而此舉其實並不是說劉備是真的傷心,或許他僅僅只是爲了收買人心而作的樣子。進圍雒縣,統率衆攻城,爲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三國志》

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得天下,而劉備把這兩人都給收了,但最終也沒能得到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便是龐統了。

龐統此人有勇有謀,是劉備的重要謀士,在與劉璋決裂進攻雒縣的時候,曾爲劉備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可是劉備卻選了中策。

之後龐統依計行事,親自率領士兵攻城,身先士卒,勇不可擋但是不巧的是卻被流矢給射中,然後一命嗚呼去世了,當時的他只有36歲,劉備痛心疾首,哭得一塌糊塗。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先主爲之流涕。——《三國志》

劉封是劉備的乾兒子,在劉禪出生之前,劉封是被劉備當親兒子來養的,但是等到劉禪出生,這一切都變了味道,後來藉着劉封沒有救援關羽,諸葛亮就爲劉備出了除掉劉封的主意。

處決劉封是劉備一直想做但又不能做的事情,諸葛亮提了出來,他自然會就坡下驢,畢竟自己創下的基業還是留給親兒子好,也就是說劉備這次的哭,雖然合情合理,但劉備的內心或是如釋重負的,所以也談不上悲傷。(法正)明年卒……先主爲之流涕者累日。——《三國志》

法正原來是劉璋部下,後來被劉備收服,成爲了劉備的身邊重要的謀士,之後與劉備謀劃進取漢中,獻計斬了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而在法正去世之後,劉備也痛哭流涕,連哭了數日,其中蘊含的感情,自然也是非常悲傷的。

這便是劉備在正史中哭的六次,其中不乏只是爲了做做樣子和收買人心故意爲之,真正讓劉備悲傷的也僅僅只有失去龐統和法正的時候,畢竟這兩人是可以幫助劉備建功立業的,失去了他們,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他的悲傷也抑制不住。

值得一提的是,關羽和張飛去世的時候,正史中均沒有記載劉備痛哭流涕過。

而在正史記載中,曹操卻哭了七次,比劉備還多了一次,那麼他又是因何而哭,我們下次再說。

參考文獻:《三國志》、《資治通鑑》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