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随着飞机轮胎落地声响,杭州市农业农村局选派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农技帮扶的12名专家顺利抵达了凯里黄平机场,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既兴奋又紧张。

图为陈凡(左二)在黔东南稻鱼基地进行病防指导。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我作为团队唯一的民革党员,深知“三农”在民革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性,此前也多次参与了省、市民革组织的农业科技下乡服务,而这次的黔东南帮扶更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

在熟悉了解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之后,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兵分几路,赶赴自己的帮扶岗位,开展农技指导工作。

精准把脉 献策产业“造血”

黔东南州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优越,茶叶、水果、水产、蔬菜、畜牧、中药材门类齐全,可是“黔货”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优质不优价,这些问题成了农业“成长的烦恼”。

我多次与当地技术人员、经营主体座谈交流,从“水产品市场特点”“渔业产业的科技支撑”“渔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话题,再到“水产养殖模式与技术试验示范和标准化示范应用”“渔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的话题,无话不谈、开诚布公,这让我能够深入了解当地传统农业的精华与智慧,深刻领会其生态优势和发展难题,从而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出了转变生产理念,加强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创新,出台稻田综合种养的土地流转优惠政策等建议,为强化农业“造血功能”献计出力。

每周四晚上是我们专家队的集中交流时间,即使再晚再累,队员们都雷打不动地在微信交流群里“打卡”,分享一周的工作成果、梳理遇到的问题、交流下周的计划。这对拓展帮扶思路有很大好处,有不少实际困难就是在大伙的“头脑风暴”中找到解决方案的。

精准发力 传授渔技真经

黔东南州水产苗种需求量大,本地生产基地少、供应不足,外来苗种流通量大,防疫检疫工作基础薄弱。我到岗后正好碰上从江县大面积发生病死鱼情况,于是我与当地科技人员多次深入从江县谷坪乡五一村、高增乡高增村等12个稻田综合种养点,开展鲤鱼等病死鱼的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仔细勘查,我提出在水源下游设置外来鱼种暂养隔离池、适时放养、加强鱼种检疫等技术要求,以提高稻田养殖鲤鱼苗种的成活率;对发病和死亡鱼池,我提出采取阻断水源防止蔓延、停止高温季节放鱼、水体(鱼池)彻底消毒等应急技术措施。在贵州省水生动物病原检测手段缺失的情况下,我积极与工作单位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系,把样本送回杭州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病原检出后,又与浙江鱼病专家联合会诊,提出了具体的处置建议。同时,为了加强黔东南州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工作,我还自费采购了显微镜、解剖工具、水温计、台秤等小仪器赠送给黔东南州水产站,并联系宁波大学送来细菌培养皿等用具。

稻渔综合种养是农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九大重要产业之一。黔东南州由于土地破碎,观念陈旧,基础投入少,稻田设施差,养殖品种单一,产量和效益不高。我与当地科技人员多次深入镇远县蕉溪镇田溪村、凯里市三棵树镇格细村、三穗县八弓镇芭蕉村等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检查水稻生产情况,考察养殖品种鲤鱼、台湾鳅、黑斑蛙和中华绒螯蟹等的生长和生产情况,现场手把手向养殖户示范抓鱼的操作方法,让他们基本掌握了稻鱼综合种养需遵循的规律和诀窍。

技术帮扶 授鱼更要授渔

山海相拥情依依,扶贫先扶智,授鱼更要授渔。对于长年奋战在农业一线的帮扶专家队员来说,我深知农民缺少技术的难处以及掌握技术的重要性,于是我竭尽全力将多年积攒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运用到帮扶实践中。

“创业致富带头人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培训班”是黔东南州农委会为我提供的授课平台。开课当天,60余位台江县排羊乡九摆村及附近的农户和当地专业技术人员赶来培训。我从稻田养鱼的“前世今生”、杭州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模式、稻田养鳖技术和黔东南州稻田综合种养的思考等四个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杭州稻田综合种养的理念。通过稻田养鳖、养蛙、养鱼等成功案例的分析,分享了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方式和经验,用先进的种养结合理念和经验帮助当地农民转变观念和思路,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授课效果非常好,结束后很多农户和技术人员拉着我咨询探讨,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他们对科学养殖和农业技术的热切向往。

在帮扶期间,我还积极走村入户。我曾受邀去台江台盘乡某稻田养虾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现场解答各种生产实际问题;调研台江县阳芳村巴拉河流域的某河滩地,为有意投资渔业的工商业主提供水产养殖场建设的评价意见。当地农民高兴地说:“感谢专家现场‘把脉’,给我们送来了先进理念和实用方法!”

这趟可贵的经历无疑架起了连接杭州与黔东南三农人的桥梁。回到杭州后,我还常常接到当地农户和技术干部的咨询电话,还接待了黔东南州来杭培训的团队,从而让我的专业优势得以继续发挥。

(作者陈凡,系民革杭州市上城区基层委员会党员,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