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樂 中建一局三公司安康萬達項目

1

總體概況

1、項目簡介

安康萬達廣場,是萬達集團斥資60億,於安康高新區核心行政商務區,傾力打造的陝南首座世界級城市綜合體。涵蓋國際時尚中心、潮趣休閒商業街、都會級高端住宅、多功能品質公寓、百變空間LOFT等豐富業態,集社交、娛樂、美食、零售、居住功能於一體。

作爲萬達集團佈局陝南的首座世界級城市綜合體,安康萬達廣場憑藉高新區核心地脈,17000餘家大牌商家資源支持,全新一站式、體驗式、全家庭的購物公園規劃,依託全能配套、聚合業態、巔峯價值等多項優勢,締造區域強勁消費引擎,形成獨立大型商圈,肇啓安康城市新封面。

2、工程概況

安康萬達廣場項目位於安康市高新區漢江路與高新四路交匯處西北角,總建築面積26.68萬平米,包括1#LOFT公寓,2#SOHO公寓,3#LOFT公寓及購物中心,計劃工期爲965天。

由地下二層車庫、地上一座購物中心、兩座LOFT公寓、一座SOHO公寓及二層商鋪等組成。承包範圍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臨時工程、主體結構及粗裝修工程、室內外裝修工程、安裝工程、園林景觀工程等。

工程名稱:安康萬達廣場項目

工程地址:安康市高新區漢江路與高新四路交匯處西北角

建設單位:安康萬達置業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北京東方華脈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永明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3、重難點分析

(1)模型數據傳遞

設計院完成模型後發起移交流程,需在15天審覈完成模型問題,面對30萬個模型構件,10億條數據,工作量巨大,需要一套系統的審查流程及工具。

(2)模型統一應用

設計階段設計模型,施工階段施工模型,運維階段運維模型,在項目模型應用過程中不能保持一致,導致大量重複工作,工作效率極低,各部門之間協同度極低。模型末端應用點較少且不落地,對現場指導性不強。

(3)總價固定

設計院提供與施工圖紙一致的設計模型,在築雲平臺上發起移交流程,根據萬達模塊節點設計模型上線15天內,完成模型審查及問題反饋,需在施工圖紙及模型正式移交完成後,60天內完成總價包乾合同簽訂。

(4)模塊節點

萬達使用築雲項目管理平臺進行流程化管理,流程化管理BIM模型移交,這要求我們反推併合理前置工作,確保打鈴交卷,從設計模型移交到施工模型報備,從深化設計到竣工模型報備,涉及到施工模型移交、施工模型報備及竣工模型交付三大版塊萬達BIM模塊節點。

(5)分包管理

安康萬達廣場作爲一個商業綜合體,各參建單位多達三十家,所有專業需在BIM模型中閉合交圈,對分包專業的管理任務量大,管理多方協調工作難度大。

4、BIM總髮包應用難點

2

BIM組織架構及前期策劃

1、組織架構

2、前期策劃

3、BIM實施流程

通過分析BIM總髮包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重新梳理了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的BIM管理流程,在項目建設維護整個生命期內,實行全過程BIM管理。

4、BIM應用目標

爲更好應對本工程重難點及BIM總髮包目前存在的問題,項目前期與業主、設計及運維單位進行聯動,制定了統一的模型傳遞標準,以模型爲基礎、數據爲導向、平臺爲紐帶來指導施工管理,實現施工全過程信息化、精細化,建造精品工程。

以平臺爲紐帶,通過導入模型並錄入每日施工信息,實現對施工全過程信息化、精細化管理,最大限度合理安排施工,以保證工期。

通過管理平臺收集施工中如構件信息、進度、質量、安全、工藝工序模擬等各種數據並與對應模型結合,形成施工信息化。

(1)設計模型移交階段進行完整的模型審查流程。

(2)施工過程中進行模型深化並錄入相關的模型信息。

(3)利用BIM模型及協同管理平臺輔助項目管理。

3

模型數據管理

1、現狀分析

就目前項目BIM的應用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設計與施工、施工與運維間溝通路徑不暢、信息交流效率低下等困難,模型構建與應用規則存在大量差異和衝突,導致模型應用深度不足,應用落地不夠,不能完全發揮BIM總髮包在項目管理上的技術優勢。

2、解決方案

作爲BIM總髮包模式,存在着一些難點,針對這些難點,安康萬達廣場項目做了落地性實踐應用。爲解決設計、施工及運維方溝通路徑不暢、信息交流效率低下,項目提前組織設計、施工、運維多方聯動,制定各方對接流程圖及統一模型數據接口標準,降低由於技術人員層次不齊帶來的困難,保障各方模型數據交互的效率。

爲避免各階段模型版本與數量多,模型管理難度大的困難,由業主、設計、施工及運維多方一起研究總結各項目給經驗,制定了統一的模型操作流程,在模型傳遞過程中均按照各階段流程標準化實施,保障模型統一性。

3、模型數據管理總覽

根據管理問題需求,項目通過對不同階段的模型對接管控、應用需求的研究,總結整理了一套數據管控流程圖,並在項目上進行應用推廣,對接管控模型信息,實現了同一模型,共同應用。

4、對接管控一

項目部提前將樣板文件做好,將設計模型進行傳遞,使設計模型與施工模型無縫對接。

管控要點:

(1)提前製作項目的審查與應用樣板文件;

(2)依據構件數據標準化,利用樣板傳遞的功能實現設計模型與施工模型的無縫對接。

5、對接管控二

項目部通過對業主運維階段的模型信息需求,將施工模型界面與設計模型界面進行劃分,補充錄入構件信息。

管控要點:

(1)將施工模型界面與設計模型界面進行劃分;

(2)明確模型上需增加的構件;

(3)明確了過程管控數據的處理方式,平臺錄入方法,實現了“數模分離”。

6、錄入分區信息

將現場進行施工區域劃分,爲後期數據工程量提取提供便利。

分區信息錄入要點:

(1)結合項目實際進行區段劃分;

(2)在模型中錄入相應的分區信息;

(3)根據分區信息提取工程量。

7、輸出施工管理應用數據

項目根據實際特點分析管控數據內容,實現了管理內容與應用工具一一對應。解決了項目重複做各種過濾器、應用複雜及經驗無法傳遞的困難,同時集成研發深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輸出施工管理應用數據要點:

(1)根據項目實際特點分析項目管控數據內容;

(2)根據分析內容製作模型應用樣板;

(3)根據樣板的視圖製作應用工具。

8、錄入生成編碼需要的信息

通過在模型上添加空間信息、功能區、設備房間等信息,錄入構件編碼,生成運維編碼。

錄入生成編碼需要的信息要點:

(1)空間信息;

(2)功能區信息;

(3)設備間信息;

(4)利用插件快速錄入上述信息。

9、錄入採購數據

根據錄入信息,可在平臺上隨時調用。

採購數據要點:

過程中及時在平臺上添加設備參數、質保信息等相關內容。

4

模型高效應用

1、應用思路

根據對項目特點及重難點的分析,確定了項目BIM模型應用總體思路。

2、應用流程

項目部基於近年來BIM總髮包模式在國內應用情況及各參與單位實際情況,總結形成了響應甲方要求的全新BIM全過程應用流程。

3、模型審查

(1)建立審查及應用樣板文件

項目以中建一局模型審查指南爲依據,根據中建一局模型審查樣板,傳遞審查樣板文件,結合項目的管理要求,統一輸出管理數據,爲模型數據審查提供操作準備,減少了人工重複的工作。

(2)審查內容

4、BIM系統管理應用

根據項目的重點把控信息流及各專業部門的管理需求,基於深化模型生成BIM管控數據圖紙,製作出圖樣板文件,利用出圖樣板文件導出圖紙。此圖紙不同於CAD圖紙,它是根據需求及指令導出,可以直接指導現場施工。

5、BIM信息管理數據

通過樣板文件傳遞並設定一定的顏色區分規則生成的各類用於指導現場施工的圖紙,並總結出各專業BIM信息管理要點。

6、施工現場複覈檢查

現場施工過程中,利用BIM模型複覈現場,對現場施工進行校審,查看是否有施工錯誤或者遺漏,提前發現問題,避免導出施工錯誤產生拆改和變更。

7、機電深化

在進行模型深化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模型真正落地實施到項目中去,達到模型指導現場,將所有問題在模型中處理,達到給專業高效協同的最終目的。

8、機電模型與現場對比

9、支吊架深化

支吊架在深化設計過程中綜合下列圖集、規範,進行了支吊架的形式設計、力學計算;

利用SPA2000軟件進行了受力分析,最終完成了支吊架的深化及設計,達到了安全可靠、實用美觀的效果,縮短現場安裝施工進度近25天,大幅提升了安裝合理性及美觀度。

9、結構深化

項目先後採用三維模型輔助進行方案及技術可視化交底18餘次,如:臨建施工方案、落地式腳手架方案、電梯井平臺方案、模板方案、懸挑腳手架方案等。便於現場操作人員理解,提高了交底效率並避免現場拆改情況發生。

本項目廣場北側地上部分外架及2-6#塔樓外架均採用懸挑腳手架搭設,通過revit軟件進行架體佈設優化,並生成材料明細表及預埋件平面圖,爲項目節省材料及人工費28%,約8.5萬元。

11、基礎施工指導

項目基底標高比較多,BIM模型可以直觀的將標高進行動態演示,在交底環節上幫助很大,比較有利的避免了因傳統施工審圖不細緻、交底不透徹帶來的超挖、欠挖、錯挖等現象,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風險,實現了基礎施工進度、質量及安全預期管控目標。

5

信息化平臺管理

1、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利用廣聯達BIM+智慧工地數據決策系統,將BIM5D、現場系統和智能硬件集成到一個統一的平臺,將產生的數據形成數據中心。

將各個應用系統的數據統一集成,形成互聯,並將項目關鍵指標通過直觀的圖表呈現在大屏首頁,實現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項目。

2、質量安全管理

項目管理人員通過授權賬號登錄手機端,在施工現場發現任何質量、安全等管理問題第一時間利用手機端發送至相關管理人員及責任方,並對整改情況進行查看,使項目質量、安全管理更加透明。

採用廣聯達雲建造平臺進行質量安全管理,形成跟蹤落實形成閉環管理,通過智慧平臺數據整合分析,避免後續出現類似問題,極大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同時,採用BIM技術進行工程實體模型創建,然後進行安全平面佈置,通過模擬漫遊功能查找現場隱患,做出防護部署。

3、進度管理

項目部利用斑馬計劃軟件進行工期計劃推演、編排,並採用BIM技術進行4D模擬建造,實時進行工期計劃對比分析,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進度糾偏,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在進度管理上改變了以往進度有計劃無過程完成情況統計這一管理通病,通過新管理工具的科學應用項目提前15天完成計劃工作安排。

4、BIM+VR

項目利用BIM技術搭建VR虛擬場景,利用BIM+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進行沉浸式的安全體驗,將施工安全教育與體驗相結合,有效增強了勞務人員的安全意識,極大地提高了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5、勞務管理

項目採用智慧平臺勞務實名制管理平臺實現對勞務的實名制管理、考勤管理、安全教育管理、視頻監控管理、工資管理、後勤管理,提高了對項目現場勞務用工的管理能力,有效保障勞務工人及項目利益。

同時,疫情期間嚴格實行“一人一碼”制度,分包人員進場前必須實行二維碼進行登記,人員入場需要出示個人二維碼。爲控制疫情,加強現場防範工作,從源頭做好防控措施。

6、物資管理

物資管理方面,項目採用雲築網平臺進行線上招採,通過雲築網幫助採購商降低採購成本、提升採購品質、降低採購風險;另一方面,通過平臺整合交易相關信息進而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評級,確保行業採購公開、透明、誠信。

7、大型機械管理

本項目相鄰塔吊佈置覆蓋區域重疊,爲了避免相互之間發生碰撞,引進塔機防碰撞系統。系統安裝後,吊鉤在相互接近時實時報警提醒司機及管理人員,此舉措有效的保障了羣塔作業的安全。

8、環境管理

項目將設置在現場環境檢測儀、太陽能路燈、太陽能垃圾箱、揚塵噴淋系統接入到智慧工地平臺,實時監控現場環境情況,並做出相應指令,有效保證現場施工環境。

6

總結及展望

1、社會效益

安康萬達廣場項目作爲安康市重點工程,項目採用的管理模式在安康市建築工程領域做出了引領作用,帶動了安康市BIM技術的發展。在建設、設計及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主要形成以下成果:

(1)輔助商務核量(經濟性)

通過審查圖紙與模型,與業主提前溝通解決圖紙與模型中的漏項問題,避免了工程量的遺漏。提取模型中數據量,爲商務部與業主進行核量做了基礎數據支持。應用”BIM模型自動審查及軟件快速算量”專利成果後,綜合節省費用爲75萬元。

(2)指導現場施工(落地性)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BIM技術及協調平臺的配合使用,在現場佈置、輔助方案編制、安全防護設置、虛擬樣板等方面,爲項目節省費用達120餘萬元。

2、總結

(1)通過BIM技術,提高與業主、設計、分包協同工作效率。

(2)通過BIM技術解決了本項目多專業、多分包管理的技術難題。

(3)利用BIM模型結合項目算量軟件、管理軟件等實現了數據的統一和準確率,使項目成本更準確、及時。

(4)BIM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工程一次成優率,爲項目創優奠定基礎。

(5)利用BIM實現了項目精細化管理目標。

(6)通過中建一局標準指導,根據中建一局審查樣板建立審查樣板的步驟,將BIM實施應用流程固化,減少了大量人工重複性的工作量,根據各專業需求,將BIM模型解碼成信息數據。爲之後的項目使用提供思路。

3、項目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