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古称郇阳,1954年由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成,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位居黄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北沿,地理坐标:东经110°17′30.7″---110°54′38.9″,北纬34°58′52.9″---35°18′47.6″.东西阔55公里,南北长33公里,总面积1339.32平方公里。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 地势平坦,无山无矿,是山西省的平川县。耕地 150 万亩,人口 58万,辖 14个乡镇, 375 个行政村。

临猗古称郇阳,尧舜时为甸服之地,夏代在此建有猗国。春秋时期大商人猗顿在这里畜牧牛羊,经营珠宝,成为商业鼻祖。历史上曾出宰相6人,当代名人有抗日名将傅作义等。临猗是全省的粮棉大县,素有“山西乌克兰” 之称。

经济

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0.1亿元,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8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3亿元,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71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4亿元,增长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938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408元,增长9.4%。

粮棉大县

临猗是全省的粮棉大县,素有“山西乌克兰” 之称。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年平均降水量 508 毫米,日照 2271 小时,无霜期 210 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每年的商品粮和商品棉曾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 1/ 7 和 1/ 8 。 临猗是全国的林果大县。苹果、梨枣、石榴等林果面积突破 100 万亩,年产量达40亿斤左右。林果业已经成为我县继粮棉优势之后的又一资源优势,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2004 年,迈入全国水果十强县行列。

历史文化

临猗是山西省的文化大县。远古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在这里都有遗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猗顿古墓、战国东马坑、隋唐双塔、宋代银棺、元代大堂等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

风景名胜

临猗双塔

双塔又称“雁塔”,位于临猗县城北隅双塔学校内,据《猗氏县志》及两塔碑文载,两塔创自隋唐间,宋代重修。历为寺院,先后名为“妙道寺”、“双塔寺”、“雁塔寺”。双塔之门,对向而立,俗称西塔为“白蛇塔”,东塔为“许仙塔”。每年七夕,有“双塔交影”之称,又因双塔上雁巢丛结,黄昏时小雁环飞,故亦称雁塔。

临晋县衙

位于临猗县西北20千米处的临晋镇,是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元代建筑风格的县衙。县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以中轴线布局分三层台阶式,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周围配以廊房。临晋县衙创建于元代成宗大德年间,是元代临晋县官员的办公场所,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2001年6月,临晋县衙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猗顿: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他在生计艰难时,听范蠡建议来到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

裴寂:字玄真,隋蒲州桑泉人,开皇间调皇宫担任左亲卫。大业中,历任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

张嘉贞:长安中,武则天拜嘉贞为监察御史,不久又进嘉贞为中书舍人,后历任嘉贞为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

谷景生: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上将。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临猗县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