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靈綢,在同村人眼裏,她是“外來媳婦”“村婦聯主席”;在鄉幹部看來,她是村中的“扶貧車間負責人”“優秀支委村委”;在家中,她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女兒心中的“超級英雄”。

外來媳婦 初露鋒芒

蒙靈綢,廣西壯族人,1981年出生,之前在龍巖東肖某電子廠務工,2004年嫁入泮境鄉祖加村。2015年,因婆婆年邁體衰,需要照顧,毫不猶豫辭職回到祖加村。工作之餘,細心的蒙靈綢發現,村中留守人員中婦女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她們平時空閒時間也不少。頗有職業敏感性的她,萌生了在家創業並帶動周邊村民增收的想法,於是前往縣城工業園區電子廠尋找代加工配件的機會。敢想敢幹的她,很快找到展示的機會——富鑫達電子和雅達電子。

(蒙靈綢的就業創業扶貧車間)

“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參照樣品,把線路板粘到膠布上。這個工作不耗費太多體力,彈性較大,可以幹完農活回家後邊看電視,邊幹活,充分利用空閒時間。當時引進這個項目,就是想着自己在家也可以賺點零花錢,還可以帶動其他父老鄉親補貼家用。”蒙靈綢介紹着當時創業的初衷。

(廖洪祥送回加工好的LED半成品)

廖洪祥是泮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因肝病切除了左肝和膽,一直在家養病,幹不了重活,因病致貧。“自參加蒙靈綢扶貧車間以來,每月可增收500-600元,而且不影響我在家養雞鴨兔、養蜜蜂。我把空閒時間大部分都用來做LED半成品加工,扶貧車間我的產量應該是最高的!有了穩定的收入,心裏很有成就感,心情也非常舒暢。”廖洪祥說道。除廖洪祥一樣積極參加扶貧車間的貧困戶外,還有數十位貧困戶參加,他們的生活也因爲參與扶貧車間得到改善。

婦聯主席 爲民代言

作爲村中的80後支委、村委,蒙靈綢更加積極主動擔負起村中的大小事務,身兼婦聯主席、扶貧協理員、民政勞保協理員、文書等職務。

村中老人李妹子,今年87歲,其家人都外出,是村中的留守老人。經蒙靈綢瞭解,李妹子聽力問題嚴重,可申請殘疾人相關補助,於是積極動員老人兒子回家,帶着老人去縣醫院檢查。從2019年2月開始,李妹子的殘疾人生活補助和護理補貼就有215元/月。村中老人吳米連,今年84歲,是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蒙靈綢的協助下,已申請低保、殘疾人生活補助,每月759元。

“我們家人都不懂,原來國家有這麼多善待老人的好政策,這多虧了靈綢的細心工作。我們現在基本上不需要子女再給錢了,真的太感謝她了!”老人們激動地表示着。

(蒙靈綢走訪老人)

蒙靈綢做好婦聯等各項工作的同時,她還非常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服務活動,組織志願者參與護河志願活動,以巾幗力量助力“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邀請婦女朋友到家中的“婦女微家”暢聊,傾聽心聲、紓困解難。

傳承好家風 幸福花自開

蒙靈綢自嫁入祖加村以來,16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身體不適的婆婆。期間,還經常爲婆婆擦洗身體,爲老人清理排泄物,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蒙靈綢堅持了五年。母親對媳婦評價頗高,丈夫盧萬書也深感欣慰!

之後婆婆在今年3月初去世,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蒙靈綢和丈夫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與親朋好友電話溝通解釋,取得支持和理解,推遲辦理婆婆的喪禮。

蒙靈綢還是二女結紮戶家庭,平時對女兒們的教育也沒有落下,大女兒盧瑤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杭一中。“媽媽創辦扶貧車間後,很多家庭貧困的叔叔和阿姨依靠自身勞動增加收入,讓他們過得更加有尊嚴,我覺得媽媽真的很偉大!”盧瑤自豪地說道。

(蒙靈綢全家福)

“爲家中老人盡孝道,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我們也會有老去的那天,能做的就是給後輩們做一個榜樣,傳承好家風!...” 蒙靈綢說道。(泮境鄉:朱鑫琰)

編輯:蘭秀清 編審:賴麗瓊 監製:黃金林 總監製:張鋒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