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9月17日上午消息,在2020中關村論壇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回顧了小米11年來的創業歷程。他表示,小米是一家中關村土生土長的創業公司,在中關村的土壤上,幾乎想找什麼樣的人才,都能找到,這裏的人才密度非常之高。

同時,中關村也是信息的高地,有卓越的營商環境。“小米在創業前幾年的融資都是在中關村完成的。從天使投資到風險投資到股權投資,在中關村都有着極好的融資環境,這是這裏重要的優勢。”

10年前,小米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做全球最好的手機、但只賣一半的價錢。“其實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尤其是對我這樣做了20年軟件互聯網,從沒做過硬件的人來說,是一件難於上青天的事情。”

雷軍提到,當時一箇中關村的小公司,面對蘋果、三星、中興、華爲、聯想等巨無霸的競爭環境,肯定打不過它們,所以小米需要創新,決定用互聯網的方式做,即鐵人三項模型,軟件+硬件➕互聯網齊上陣。

小米最初開始創業的時候,團隊是“土洋結合”的8個人,5位國外回來的創業者,3個本土創業者。“對於10年前的國產手機而言,設計的重要性從我們組團隊就能看得出來。”

當時,小米把操作系統當作互聯網App來說,簡化到做好打電話、發短信、通訊錄和桌面四個功能,把專注互聯網、重視用戶體驗的方法用在操作系統的研發上。

雷軍回憶,當初小米火起來,也是先在國際論壇備受關注,“打中”了國外發燒友,再在國內收穫影響力。

“這也是小米國際化的開端,今天小米國際化收入佔據一半以上,就是因爲10年前種下了這個火種。”當小米的UI在全球範圍內收穫30多萬粉絲時,小米就開始做硬件。“我們和其他國產手機做硬件的思路完全不一樣,我們一上來就定位了要做最高端的智能手機。”

這對一箇中關村的小公司而言,最大的障礙就是供應鏈問題,獲取供應鏈上大公司的合作,而此前UI打下的基礎,幫助小米走出了這一步。

“小米第一代智能手機發布的時候,定價1999,賣了10年前的價格。”雷軍表示,前不久在小米10週年時統計了小米第一代手機的銷量是790萬臺。

回顧小米過去10年的成長,雷軍認爲大家對小米有很高的期待,小米在科技創新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小米今年在科研投入上超過100億,是科創板所有上市公司研發成本總和的一半。

有了這100億的研發成本,小米未來10年的核心戰略就定在以手機爲核心,連接AIoT。

三年前小米提出做製造業,選擇做高端裝備作爲突破口,投資孵化了超過100家智能設備公司,也成立了120億產業基金。雷軍表示,最自豪的是在亦莊落地了第一期小米智能工廠。

談到爲什麼要建小米智能工廠,他表示原因有三,一是小米要做一個全自動化工廠;二是對小米來說,這本質上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實驗室;三是幫助小米研發足夠多的設備。(雪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