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民政廳、衛生健康委、殘聯五部門及有關專家組成驗收工作組,對“十三五”時期我市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市工作開展了全面檢查驗收。經過走訪、調查,驗收組認爲我市已達到了無障礙環境市創建標準,可以通過驗收。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無障礙城市建設標準,不僅改建了公共場所坡道、盲道,還在城區多個路口安裝了過街信號提示裝置,在許多公交站臺設置了盲人站牌。目前,我市“理念、制度和器物”三維共建的無障礙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下一步,我市還將不斷拓寬無障礙建設範圍,將無障礙設施建設由中心城區逐步向小城鎮、農村和殘疾人家庭延伸。

公交站盲文指示牌

暢行無阻

無障礙設施深入城市角落

“現在每天都要下樓轉一轉,自己也能坐輪椅出行。”每天一早,市民孫先生都會驅動電動輪椅自行下樓遊玩,經過樓下的無障礙通道走出樓道,他一路暢行無阻地離開小區來到街邊公園。輪椅經過一段坡道進入公園後,孫先生一邊欣賞公園美景,一邊時不時地停下跟常來公園的熟人打招呼。此外,如今公園裏還有無障礙公共衛生間,藉助無障礙衛生間裏的安全抓杆,他如今上廁所也不再是難題。“以前出門是不敢去廁所的,尤其是一個人,現在比較方便,不需要家人陪着也能上廁所,真是解決了大問題。”孫先生說。

一條條坡道,讓腿腳不便的市民出行更舒心;一件件導盲設施,讓盲人的生活起居更加便利……“公共場所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全市無障礙建設的重點。目前中心城區所有公園、廣場、車站已全部實現無障礙化。從交通出行、公共設施到殘疾人家庭生活環境,無障礙的概念和設施已經滲透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市住房城建管理局造價站站長李全東說。

自無障礙城市創建工作開始以來,我市狠抓政策法規建設,相關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把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和日常監督、維護納入了規範化管理的軌道。中心城區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2條,設置提示盲道392處,鋪設通行盲道68400米,設置緣石坡道口318處,累加原有城市道路,無障礙建設率100%,改造率100%。中心城區所有公園、廣場、城市綠地等休閒服務場所全部按照無障礙標準建設,設置扶手、無障礙停車位、輪椅席位、盲人觸覺地圖等便利設施;新建或改造無障礙公廁62處,廁內無障礙設施齊全可靠;中心城區環城公園普遍設立了無障礙通道,方便了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羣體遊覽和休憩。

與此同時,在過程監管上狠下功夫,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爲抓手,嚴格按規範設計,按標準施工,嚴把建設關口,全市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凡列入的新建、擴建、改建項目的辦公建築、司法建築等公共建築100%達到無障礙化要求,共設置坡道、扶手、電梯、衛生間等無障礙設施916處;對原有城區社區和居住小區100%進行了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所有新建小區都嚴格按照無障礙標準設計、施工,實現了全無障礙化;公共汽車無障礙改造158輛、佔納入無障礙改造計劃的比例均爲100%。

生活無憂

無障礙改造溫暖殘疾家庭

9月16日一早,記者來到位於膠州路的一處公交站牌,只見一輛公交車緩緩駛來,由於殘疾人朋友畢先生要上公交車,公交車在停靠站臺後後車門打開,司機將暗藏在後車門的踏板掀起,隨後踏板與站臺相連,畢先生自己推動輪椅很快就上到了公交車上。

採訪中畢先生告訴記者,多年前,他因車禍導致下肢殘疾,出行非常不便,經過協調,市殘聯爲其安裝了室外無障礙升降平臺,改造了天然氣開關,設置了衛生間扶手,在家中的生活也方便了不少。

像畢先生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無障礙環境建設一直是我市着力打造的重點。多年來,我市累計投入170.5萬元對4948戶殘疾人、211戶老年人實施了家庭無障礙改造,設置出入樓宇坡道、安裝無障礙扶手、語音門鈴、馬桶、座便椅、沐浴椅、扶手等設施。目前,中心城區殘疾人家庭全部實現了家庭無障礙化。在農村,無障礙改造工程範圍擴大到所有建檔立卡殘疾人戶,全部實現了有需求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應改盡改”。同時,在村(居)300多處文化大院、衛生室,殘疾人康復室等配套了無障礙設施,爲殘疾人日常生活、出行交流、融入社會創造了條件。

在今年的“全國助殘日”上,市殘聯還免費向全市25個公共服務單位發放了100輛首批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輪椅。這100輛輪椅主要面向25個部門的68處辦公場所發放,將爲有需求的特殊人羣提供更爲細化優質的服務,助力東營市無障礙環境建設。

居住方便、家庭無障礙設施、出行無障礙……爲促進殘疾人與社會的融合,我市不僅着力打造了公共場所與殘疾人家庭的無障礙化,還在殘疾人獲取信息的渠道上提高了信息交流的無障礙化。如今,東營市政府門戶網站在進行無障礙改造後可供聽力、言語和視力殘疾人無障礙瀏覽,這在全省範圍內都屬前列。

紅綠燈語音提示系統

全民參與

無障礙環境意識還需增強

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無障礙”是社會公衆的共同福利。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複雜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無障礙在東營,暢遊中心城”活動,組織部分肢殘人、老年人在青年志願者的幫助下參觀遊覽商場、醫院、廣場、賓館等,在全社會形成了關心支持無障礙環境創建的濃厚氛圍。同時,通過播放公益宣傳廣告、編輯印製《無障礙建設基本知識宣傳手冊》等形式,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的無障礙環境意識。

但不容忽視的是,現在仍有部分市民無障礙環境意識不強,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爲。社會公衆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認知程度仍待提高。

無障礙環境建設體現着一座城市的溫度,更透露出一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這也是促進城市文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塑造人的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增強無障礙環境意識,需要全社會參與到無障礙環境建設中來,爲無障礙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爲此,廣大市民需要從自身做起,自覺愛護、維護、管理好身邊的無障礙設施,對破壞、侵佔盲道、緣石坡道等無障礙設施的行爲說“不”,不隨意佔用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停車位等,充分保障殘疾人等社會羣體平等融入社會、共享社會服務的權利。

真正的無障礙,不僅包括設施的無障礙,更重要的是觀念的無障礙、文化的無障礙。讓無障礙意識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推進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再上新水平,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

(記者 閆雯雯 魏玉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