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在上映的第一時間就覺得它好。有的作品,剛上映的時候,好評如潮,可過段時間卻被各種批評,評分一路暴跌。而有的作品,第一時間可能稍微小衆,甚至慘不忍睹或無人問津,可經過時間的沉澱,多年後仍然覺得它優秀到屈指可數。

還有一種是從上映到多年以後,依然“青春永駐”的佳作。很顯然,《指環王》這類魔幻史詩鉅作是最後一種,畢竟,倘若它不夠受歡迎,也不可能一年一部來場盛大的圓滿結局,也不可能哪怕時隔多年,每一次被提及都是讚不絕口。

若說要細說它的魅力爲何如此之大?簡單卻精闢的六個字便足以概括:魔幻、史詩、鉅作。

一場護戒遠征戰,打響了精靈、人類、魔族的權利爭奪戰。

一枚看似普通無比的戒指,居然是一枚威力無窮的魔戒,足以蠱惑人心,從善良質樸的生靈變成十惡不赦的暴徒,甚至面目可憎。

就連甘道夫的摯友薩魯曼,那個被甘道夫認爲是最聰明的智者,居然也被蠱惑,心甘情願作爲魔戒的惡徒。

哪怕是心靈最純淨的佛羅多也險些成爲了魔戒的陪葬品,心智一點點被吞噬,被扭曲,被慫恿,一步步沉淪。

倘若只是朋友間的反目,魔戒的蠱惑力,那麼也沒有多麼了不起,這種單一的元素,很多水平一般的寫作者都可以寫出來。

《指環王》系列最精彩是的它的“魔幻”,它展現給你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新到完全刷新認知,新到給人身臨其境,彷彿讀者是一個上帝一般的俯瞰者,縱觀全局卻也只能袖手旁觀。

陰魂不散的戒靈時刻帶着恐怖陰森的氣息;半獸人伶牙利嘴宛如張着血口的怪獸;精靈公主美到令人挪不開眼,阿拉貢甚至靠着回憶和想象便可以潔身自好,躲開異性追求者。

精靈王子萊戈拉斯哪怕隨便瀟灑一站,便足以迷倒萬千,可只不過是綠葉的他,仍然出手不凡,戰功顯赫,箭藝高超。甘道夫雖然是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可無論是智慧還是見識,亦或者是身手都未曾落後一羣年輕的護戒使者。

要說最魔幻的點,其實拋開角色,還有就是勾勒的宏偉藍圖。從世外桃源,風景宜人到搖搖欲墜,滿目瘡痍,最後風光旖旎,風景依舊,大好河山回到了最初狀態。

而這僅僅只用了三部電影的時間,從第一部的唯美逐漸被撕碎,到第二部的滿眼觸目驚心,到第三部的河山大好,一切努力辛苦都值得的美好願景。

似乎很漫長,長到他們經歷了千難萬險,實際很短,短到也就一整天的時間便刷了整部大作。

曾孤陋寡聞到《權力的遊戲》是美國影視業的巔峯,如今看看《指環王》其實也是站在巔峯上與前者平分秋色。

雖然目前剛剛看完電影,但相信原著小說一定比電影更加精彩絕倫。畢竟,電影時長有限,能夠呈現的內容必須減少,而原著就不需要有這些顧慮。

僅僅看完電影三部曲,就感覺作者構築的世界太過龐大。最令人拍手叫絕的是,在那個環境危機不曾顯現的年代,作者便未雨綢繆,呼籲我們保護環境,與生靈和諧共處。

梅里和皮平誤打誤撞被樹形人相助,梅里希望樹形人幫人幫到底,讓他們一起聯合起來對抗薩魯曼的陰謀。

樹形人拒絕了,他們雖然也討厭薩魯曼,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能夠明哲保身是一項多麼不錯的選擇。

縱使梅里擁有多麼高超的共情力和說服力,仍然無法讓一個打定主意袖手旁觀的樹羣挺身而出。

直到樹形人們親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踐踏,被摧殘,被蹂躪的場景,他們才決定攜起手來抵禦薩魯曼的暴行。

以爲勝券在握的薩魯曼踏平了夏爾國,集結了堅不可摧的半獸人和數不盡的變異人,預測最後一戰僅僅是時間問題時,突然被樹形人襲擊,且無任何還擊的能力。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堵住的大洪,樹形人將其摧毀簡直不費吹灰之力。火勢再怎麼兇猛,終究抵不過洶湧湍急。

薩魯曼費盡心機的嘔心瀝血之作,抵擋不住樹形人輕而易舉的反抗,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看着薩魯曼對樹木的連根摧殘,得意忘形的以爲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殊不知,樹形人的簡單反抗,終將一切化爲烏有。

這也太像我們人類自己了,曾經以爲爬到食物鏈頂端的高等動物,可以對任何食物鏈下的生物爲所欲爲。可當山洪、海嘯、雪崩、地震、火災……哪怕是大自然一個簡簡單單的報復,都足以將人類曾經引以爲傲的囂張,打磨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一名出色的小說家很大程度上是具備前瞻能力的,就像《魔戒》的作者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在魔幻世界裏警示了環境和人類的關係。

當然,《指環王》的史詩特性遠不止於此,它還在於美,美在絕望中永遠心存信念,那句精靈公主送給阿拉貢的“希望永遠存在”激勵着阿拉貢,也激勵着護戒隊的成員,還有那些曾經試圖放下希望的渺小個體。

“希望永遠存在”這幾個簡簡單單的漢字組合,乍一看有點假大空,甚至是在一帆風順的時候覺得它可有可無。可當深陷挫折,在坎坷間舉步維艱時,這幾個可以幫助迷茫的我們,撐過艱難時光。

心裏裝着未來,希望總還是有的,心裏壓着絕望,離放棄也就不遠了。一旦放棄,一蹶不振繼而墜入萬丈深淵,完全有可能。

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這都是一部鉅作。原著從出版至今,一路暢銷,甚至貝拉克·奧巴馬、J·K羅琳都對它讚不絕口。說他是魔幻界的泰斗都不爲過,畢竟,第一個打開魔幻界大門的可能不是他,但把魔幻界勾勒得如此奇幻者,他應該是第一人。

影片中隨處可見的大場面,給很少接觸魔幻界的觀衆,開啓了一扇精彩絕倫的大門。甚至平時非1.5倍、2.0倍速不爽的我,恨不得開啓0.5倍速仔細回味宏觀場面。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伊歐玟不顧父親的反對,執意帶着梅里喬裝打扮混進軍隊中,與半獸人決一死戰。

伊歐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自己本來就討厭束縛,討厭牢籠,選擇不做弱不禁風的公主,而是成爲一個舞刀弄槍的強悍公主,所以她上戰場是爲了追求自由和挑戰,守護百姓。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因爲阿拉貢,她一見鍾情卻心有所屬的那位王者。

在戰場上,一向勇猛無敵的父親被擊落,巫王藉此想將他變成爲孤魂野鬼。千鈞一髮之際,伊歐玟用瘦弱的身軀護住了父親。

抱着伊歐玟必死的心,瞬間紅了眼眶,父親曾經因爲受到蠱惑,差點把家國毀於一旦,甚至將她推向深淵。直到甘道夫和阿拉貢等人的到來,纔將父親從魔爪中拽回。

父親曾經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可在最後一刻,她願意護住父親,哪怕明知勝算基本爲零。

親人這個詞威力很大,稍一不慎會反目成仇,一不小心也會奮不顧身,全憑血濃於水。大人有時候爲因爲見過太多現實,抵不住誘惑而質疑孩子,而孩子的世界純真得只有一心一意的愛父母。

好在伊歐玟戰勝了巫王,因爲巫王擁有男人殺不死之軀,但伊歐玟是個女人。這設定,也是絕了。

其次是咕嚕,曾經是夏爾國人,名叫斯米格。

當佛羅多覺得給咕嚕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時,山姆是極力反對的,山姆不相信一個叛徒會改邪歸正,況且是一個被魔戒誘惑過很多年的叛徒。

佛羅多像一個孩子一樣的天真,甚至質疑山姆,不惜和山姆決裂,都要相信咕嚕。咕嚕利用大蜘蛛差點將佛羅多作爲美味佳餚,而佛羅多也在最後幡然醒悟,原來山姆纔是真正的朋友。

善良不是相信世界萬物一切都是美,而是會選擇性的對美的東西仁慈,對惡的東西遠離。很顯然,關於善良和明辨是非,山姆遠比佛羅多機智。或者說,山姆更懂得觀察和思考,而佛羅更喜歡用感性代替理性看待事物。

給惡人機會,就是對善良的傷害。佛羅多後來明白,好在不算太晚。

影片的大場面,大製作特別多,但宏觀的打鬥場面,吸引的是眼睛和好奇心,而人性間的善惡在大場面下顯得微不足道,卻是最值得深思和反省的,它吸引的是人心。

當大場面配上小溫情,大場面不再冷冰冰沒靈魂,小溫情不再微弱且多了光芒。

影片的鉅作就是將大場面做到宏偉震撼,將小溫情無限放大直擊心靈,彼此環環相扣,令觀衆流連忘返。

這也是很多特效堆出的爛片,和很多特效砸出的鉅作之間的致命區別。只有特效,沒有靈魂的是爛片,特效和溫情相得益彰得則是精品。

如果說要推薦一部魔幻史詩鉅作,那《指環王》三部曲絕對是要力薦。畢竟,它確實夠精彩,也夠唯美,更夠震撼人心。

第一部是震撼,第二部是悲壯,第三部是化險爲夷後的錦上添花,總之,三部電影環環相扣,也非常優質,值得一看。

你是否還有比《指環王》更加魔幻,更加史詩,更加鉅作的電影?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