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由州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一級巡視員蘇燕凌帶隊的州政協“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調研組赴越西開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調研。縣政協主席謝宇光,縣政府副縣長代松,縣政協副主席馬民德及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政協辦、縣發改經信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一同調研或參加彙報會。

調研組深入越西縣小相嶺生態肉牛養殖集散中心、南箐鎮旌越甜櫻桃產業脫貧奔康示範基地、越西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越西縣東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甜櫻桃—湖羊循環農業示範項目基地、越西縣農業產業園區檢驗檢測中心、果吉養殖專業合作社、越西縣紅遍山種苗專業合作社,就“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了專題調研。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針對我國農業領域發展問題而提出的有效解決方案,不僅是優化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還可以有效化解農產品市場的供需失衡矛盾,推動我國農業快速發展。

調研組深入田間地頭、果園、圈舍,察看了蘋果、花椒、肉牛、湖羊等產業發展狀況,詳細瞭解產業園區規模、發展定位、帶貧能力等情況。通過實地走訪查看,聽取相關負責人工作彙報,對我縣生態農業發展,打造高標準示範園區及項目帶貧效果給予了肯定。

在16日上午召開的彙報會上,代松就越西縣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情況作彙報;謝宇光、馬民德結合越西實際,分別就我縣發展區域特色農業,積極發展後續支柱產業、做優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等進行發言;州調研組成員圍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發言,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通過實地調研和聽取彙報,州調研組對我縣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認爲,越西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在確立主導產業,優化產業結構;依託園區建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生豬生產發展;統籌協調推進,完成菸葉生產任務;控制化肥用量,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規劃發展方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有很多好的經驗值得推廣。希望越西縣充分發揮綠色生態產業優勢,高質量、高標準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積極加快生豬恢復生產,加強農產品安全保障和監管,暢通營銷方式,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不斷提升現代農業效益。

來源:越西縣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