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沈阳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和东北大学共同完成的“红透山矿深部采场顶板失稳活动规律及其支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贾进章,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裴仲文,沈阳建筑大学教授解磊,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春光,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春锋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红透山矿1#采场顶板坍塌情况以及斜坡道围岩层裂破坏现象,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地应力测试、岩石力学试验,锚索、锚杆参数设计以及采场开挖、充填和支护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将锚索支护、锚网支护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对1#采场斜坡道进行应力位移监测,有效避免了采场冒落和斜坡道围岩的层裂破坏,提高了采场和斜坡道稳定性,为我国深部矿体开采防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研发智能点云数据特征点自动拼接算法,构建离散点云拓扑关系,精准识别岩体结构赋存的空间位置、形态,实现了岩体结构面识别及其产状统计,构建采场围岩全空间尺度的稳定性评判模型;研发了适用于红透山矿的新型抗层裂破坏锏式释能支护系统,既可以与围岩共同移动消耗积聚在围岩内部的动能,又可以保持较高的锚固力,保证了围岩与支护体的稳定。项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2篇。研发技术成功解决了深部采场以及采动影响下巷道危岩难测、难防、难控的安全隐患,通过在抚顺红透山矿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成果在金属矿开采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推广应用到隧道、水利、油储等所涉及的岩土工程,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红透山矿深部采场顶板失稳活动规律及其支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