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医院第二批援黔医疗队在顺利抵达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后,第二天一大早两位医生不顾旅途劳顿马上就投入了工作。来自急诊科的樊俊医师被安排至内一科病房,当天就进行了教学查房,外二科的王珊珊医师被安排至外科病房,下午就参加了手术。两位医师在与科室同事交流中了解到这边的患者大都是周边仡佬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平常因就医不便很多患者都拖延了病情,有些来院诊治时病情已比较危重,两位医生深感此行任重而道远。

在一次内科查房过程中一位83岁的仡佬族老大爷的症状引起了樊医生的注意,患者上腹痛20余日,全腹CT提示十二指肠炎。予以抗感染护胃等治疗后仍腹胀不适,不思饮食,腹满胀痛,且三日未解便,舌苔厚黄腻。其症状正如《金匮要略》记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宜大柴胡汤”,故化裁此方予以3剂后患者腹胀便秘等症状都明显缓解,胃口也好了,一周后就可以下床出院了。患者家属最大的感受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缩短了病程,还改善了西药不能兼顾的症状。中医无论是急重症还是常见病,只要方症契合,效如桴鼓。

而王医生刚到外科没两天,就迎来了她的第一个病人——一个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女病人。患者是个二胎妈妈,产后3个多月,虽然有些哺乳经验,但仍然出现了急性乳腺炎。患者局部乳房红肿疼痛,检查提示白分很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曾到其它医院就诊,给她的建议是等局部化脓了再过来做手术。患者来就诊时局部乳房红肿硬结,疼痛明显,患侧无法哺乳,而小宝宝只肯吃母乳。局部此时还未形成脓肿,我们中医 发挥治疗优势的时候来了! 在疮疡病早期,中医外科的治疗强调“消”,除了辩证论治内服中药,外治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对于阳证肿疡,采用贴敷治疗,外敷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此外,哺乳期乳腺炎主要原因还是乳汁淤积不通,那么疏通乳络,排出积乳才是治疗的关键。开始几天,刚刚运用手法按摩好,患者乳房肿痛明显缓解没多久,就又堵住了,或者原来硬结的地方好了,其它部位又出现了新的硬结。所以每天除了上午、下午各按摩一次,晚上还要再按摩排乳一次,以防经过漫长的一夜,局部硬结加重。持续几天治疗下来,患者局部乳房红肿硬结完全消退了。因为使用中医治疗,抗生素应用的时间和剂量都减少,对哺乳的影响降至最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了防止患者以后反复乳腺炎,痊愈后继续服用中药2周调理乳腺增生,王医生还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方法,按需调节乳量,正确使用吸奶器,以及自行按摩排乳。预防乳房病很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情绪舒畅、心情放松,肝气调达、气血畅通,才是防病的根本之道。

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让病人感受到中医的魅力,让更多地患者了解中医、相信中医,也让我们中医师们更加坚定信心,更有学习动力,不断探索祖国医学这个巨大的宝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