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技術,就有了致富門路”

何蘭珍、米娜·吾蘭

九師一七〇團四連脫貧戶哈樸拉在展示自己的刺繡作品(資料圖片)。一七〇團文體廣電服務中心提供

“家裏就我和孩子兩個人,我還患有糖尿病和肺結核。以前我們生活過得很困難,自從團裏給我找了份在物業公司做保潔的工作,我現在每月掙2000多元。我的醫藥費大部分能報銷,團工會還把我家納入了困難職工幫扶系統,對我家進行幫扶,現在我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就退出了低保。”9月5日,九師一七〇團四連職工吾爾曼古麗·索爾坦說道。

一七〇團推進農牧並舉、多種產業融合發展。2015年,該團實現脫貧摘帽,按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該團把促就業作爲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主要措施,積極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截至目前,一七〇團利用公益性崗位安置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羣衆23名,通過政策兜底、產業扶持等措施保障無勞動能力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

由兵團殘聯和一七〇團牧豐養殖有限公司共建的扶貧助殘基地,幫助殘疾人從事種植養殖項目,基地首輪承包期爲3年,確定了10名重度殘疾人作爲牧豐公司的入股人,每年每人獲得分紅3500元。

新大同創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一七〇團招商引資企業,經過9年的發展,如今企業總資產已達到1865萬元,吸納50餘名困難羣衆務工就業。

二連是個牧業連隊。該連“兩委”積極爲困難羣衆爭取團場種羊保種項目,將424只優質生產細毛羊免費承包給3戶低收入家庭養殖。他們只要確保養殖的優質生產細毛羊品種數量不變,這些羊生下的小羊便歸他們所有,戶均年增收10餘萬元。

一七〇團加大對困難羣衆的關心關愛力度,對全團困難羣衆開展結對幫扶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四連脫貧戶哈樸拉心靈手巧,喜歡刺繡。爲了讓她製作出更好的民族特色刺繡作品,幫扶幹部李玉梅爲她墊付4000元培訓費,送她去烏魯木齊市參加了刺繡專業培訓。李玉梅還幫助哈樸拉爭取到婦聯創業幫扶項目款5萬元。哈樸拉用項目款購置了刺繡設備,開辦了手工藝刺繡店,年收入3萬餘元。“有了技術,就有了致富門路。”哈樸拉說。

阿爾比·胡達別里根是四連的一名職工,肢體三級殘疾,獨自帶着兩個孩子,曾靠撿廢品養家餬口。一七〇團民政幹部蘇現領瞭解他家的情況後,主動與阿爾比·胡達別里根結成幫扶對子。蘇現領爲阿爾比·胡達別里根家申請了低保和臨時救助金,還經常給他家買米麪油,給兩個孩子買衣服和鞋子。家裏無論大事小事,阿爾比·胡達別里根都會和蘇現領商量。在蘇現領的幫助下,阿爾比·胡達別里根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如今年收入達到2萬餘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