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

9月14日上午,“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MAB)與黃河科技學院共同主辦、《人與生物圈》雜誌社與黃河科技學院生態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研討會在“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沿黃河河南段實地考察基礎上進行。

研討會由黃河科技學院生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魯樞元教授、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副研究員、《人與生物圈》雜誌副總編輯陳向軍、共同主持。

來自北京和河南的專家學者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新華社高級記者郝耀華,北京生態文明工程院生態人類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祕書長王方辰,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生態環境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水利部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黃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河南省社科院張新斌研究員,鄭州大學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黃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星光教授,河南大學歷史學學科帶頭人、黃河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李玉潔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水利部發展中心特約研究員王瑞平,河南日報新聞媒體專家委員會委員張鮮明,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周穎,《中州大學學報》編審、副主編劉海燕,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宣傳部副部長韓玉潔,《大觀》雜誌社社長張曉林,河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態散文家劉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博士後陳超,蘭考縣東壩頭黃河灘新型農民梁根偉,黃河科技學院副校長於向東教授,黃河科技學院社科聯副主席樊樂平教授,黃河科技學院生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兵及該中心其他研究人員30餘人出席研討會。

“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活動歷經鄭州、三門峽、開封等多地,從自然生態視角關注河南境內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在考察中,專家們綜合古蹟尋訪和自然探索,結合理論研討和實踐考察,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與生態價值,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出謀劃策。

郝耀華提出,弘揚黃河文化,挖掘從大禹治水到當今護河安瀾的成功經驗和民間生態智慧,是保護與研究工作的一個重點方向。黃河平,天下寧。黃河流經九省區,必須實施全流域的生態保護與修復,明確河道界限和管理保護範圍,變水患爲水利,確保黃河長久安瀾。要從博大精深的黃河根文化中尋找可以昇華爲民族魂的思想資源,形成保護黃河生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力。郝耀華十分關注小秦嶺自然保護區的發展,他認爲,小秦嶺是黃河重要的保護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近幾年,整治礦山和生態修復的效果明顯,成爲一個率先垂範的成功案例,今後應加強保護小秦嶺等一級支流的水源涵養地。治理黃河應考慮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的關係,在植樹造林、農田改造、工程修復等辦法中,只有維護生物化體系的穩定才能形成生物水、生物圈、綠色水庫、生物基因庫,因此黃河文化中的水文化研究在當下應是重中之重。

王方辰認爲,黃河對人類誕生進化繁衍的推動作用表現在提供了水源、風源和土源三方面,爲人類誕生進化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他結合仰韶文化遺址文物的特點,分析了黃河形成過程中青藏高原崛起後造成的地貌、氣候等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釋了精細泥沙的成因和風蝕水蝕的過程。他認爲,黃河中上游的生態系統是中華民族生存之根,以仰韶文化爲代表的新石器文物是花和果,因此黃河流域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的搖籃。

周海翔認爲,目前河南境內沿黃河流域的文化資源極其豐富,在考古的公衆認知及傳播方式上潛力巨大,中原人民通過生態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結合考察中的具體案例分析了人造景觀與自然生態的差異,人造景觀並非自然生態,黃河沿線應減少人造景觀,從而避免全面破壞原有植被及水資源。他認爲黃河生態保護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人類需要的是一種理性的生態文明觀,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融。

陳向軍認爲,生態保護應與文化傳承相結合,河南文化非常厚重,當前的研究需要深入考察河南文化產生的生態背景和生態環境的變遷,通過考察史前、古代、現當代等不同時間點的文化生態變遷,來進行黃河生態工程的系統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推進黃河生態保護。

於向東副校長髮言表示,專題調研系列活動收穫甚豐,專家們不辭辛勞,實地考察,建言獻策,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社會最基礎性的建設,人和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必須面對的最基本關係,人類社會的歷史和自然發展史密切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作爲母親河的黃河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發展休慼相關,加強黃河及沿線生物圈的生態保護,弘揚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才能使黃河精神得以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進而切實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魯樞元在發言中結合自身成長經歷自敘黃河情結,他說自己的成長和家族的變遷都與黃河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可以說血脈裏流的是黃河的水。黃河作爲一種文化歷史在當前生態文明時代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深遠的影響意義,人與自然之間是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保護黃河過程中應深挖黃河文化的生態價值,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優化人文生態,注重塑造生態意識和環保心靈。在肯定全民重視黃河生態養護的重大意義的同時,魯樞元也對黃河沿岸擴大人造景觀的勢頭深表不安。

張新斌提出,鄭州應實施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的戰略,他認爲黃河文化主地標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象徵,也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具體體現,更是維繫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的心靈紐帶。鄭州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的總體佈局是“一帶五區”,圍繞核心體驗展示帶,塑造黃帝文化品牌、嵩山“天地之中”歷史文化品牌、商都文化品牌、列子文化品牌、近代鄭州文化品牌等五大文化品牌,從而通過完整體系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

王星光在發言中分析了黃河文化與鄭州發展的關係。他認爲應以鄭州作爲濱河城市的理念,來審視鄭州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黃河文化傳承、弘揚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濱河城市理念可以作爲鄭州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思維,立足於此深入研究、開發和利用鄭州豐厚的文物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藉助多種傳播形式和藝術手段講好黃河故事,以及加強對黃河大堤鄭州段的文化保護力度。

李玉潔結合自己編撰的《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一書在發言中認爲,生態文明利國利民,生態保護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與國外同期文明如印度文明、西亞文明、瑪雅文明等相比,中國在歷史上是生態保護做得很好的國家,西周時期已有很多生態保護理念醞釀而生。正是因爲中華民族的生態保護意識才使華夏文明幾千年來一直延續。黃河作爲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在維護髮展中更應該樹立生態保護意識,尤其應關注黃河水的使用量和分段管理的科學性。

王瑞平認爲,黃河文化是一個動與靜的文化。動文化是黃河文化的傳播,從史前文明時期開始到如今共有八次大的傳播黃河文化的浪潮。靜文化是黃河文化的歷史積澱,隨着城市建設與農村改造,更多的黃河文化考古發現有重大進展,應對這些黃河文化的考古成果進行保護、整理、收藏,切實保存、傳承與發展黃河文化。

梁根偉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東壩頭農業生產與黃河灘地的親密關係與近年來的種種變化。

此次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研討會,與會人員暢所欲言,以保護好黃河生態,弘揚好黃河文化爲出發點,結合黃河生態和黃河文化的第一線實地考察和調研,研討發言的內容涉及河南段黃河流域歷史文化變遷、沿岸生態現狀和文化遺產保護、沿黃河區域農業種植等諸多話題。大家的發言交流見解深刻,內涵豐富,提出的建議和對策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積極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