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在出臺“人才政策三十條”的基礎上,先後出臺了“支持旅遊人才發展十六條”“加強教師人才隊伍建設十六條”等重點領域人才支持政策。近日,又正式印發《關於加強新餘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十六條的實施意見》,從人才引進、培養、激勵、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了16條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拓寬引才渠道,加大衛生人才引進力度。

建立新餘市外在編在崗醫療衛生人才引進通道。每年組織市直和縣區醫療衛生單位開展市外在編在崗衛生人才引進工作,既爲想回新餘工作的衛生人才開闢綠色通道,又能直接引進一批有工作經驗的衛生人才。開闢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擴大市直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規定市直公立醫院可在市內外通過面試考覈方式,直接招聘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副高職稱以上衛生人才。

強化人才培養,加強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打造一批醫學重點建設學科和臨牀重點實驗室,給予相應經費資助。加強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和高層次衛生人才培養,每年資助一批優秀青年醫學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到發達地區醫院進修。加強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選拔工作,對入選人員給予科研補助;建立“名教授工作站”,加大柔性引才力度。

加大關心關愛,建立健全衛生人才激勵機制。

建立“五大名醫”評選制度,給予榮譽激勵。搭建優秀衛生人才事業平臺,對能力和業績突出的優秀人才,可聘爲醫院首席專家、科主任或副主任等。提高引進人才待遇,除兌現高層次人才安家補貼等優待政策外,縣(區)醫療衛生單位從市外引進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副高職稱醫療衛生人才,可享受安家和生活補助5萬元。

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健全衛生人才保障機制。

完善衛生學科和人才建設基金制度。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50萬元。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經費保障機制,推動各縣區將鄉鎮衛生院和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在編在崗人員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五險一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辦法。落實公立醫院自主分配權,建立完善以崗位爲職責、與績效考覈相結合的收入分配辦法,重點向臨牀一線、關鍵崗位、高風險和高強度崗位、業務骨幹以及對外支援、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

與此同時,我市不斷完善人才服務項目,爲高層次人才提供了人才公寓、子女就學、家屬就業、人才驛站、人才貸等十餘項優待政策。在此基礎上,市委組織部和市委統戰部聯合推出了“關愛人才 服務專享”活動,17家新聯會會員企業結合自己的經營項目,爲我市高層次人才推出專享服務,並給予市場最優價。服務項目涵蓋全市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生活服務、企業文化等四大類17家企業、55個門店。全市高層次人才到簽約商家門店消費,只需出示高層次人才電子優待證,即可享受專享價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