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還記得此前做過的文明家庭的徵集活動麼?結果已經出來啦,快和簡妹一起去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家庭吧~

爲深入貫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精神,充分展示家庭文明建設豐碩成果,厚植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基礎,今年8月以來簡陽市啓動了第二屆文明家庭評選工作。經過宣傳發動、組織推薦、材料審覈、徵求意見、評選審定等程序,最終評選出鄧訓益等10戶第二屆簡陽市文明家庭,朱才琴等5戶第二屆簡陽市文明家庭提名家庭。

第二屆簡陽市文明家庭具體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

10戶文明家庭

鄧訓益家庭 盧乾登家庭

劉恆超家庭 李利霞家庭

楊 麗家庭 楊 娟家庭

陳 卡家庭 徐 剛家庭

謝小初家庭 繆 莉家庭

5戶文明家庭提名家庭

朱才琴家庭 李林永家庭

陳仲書家庭 周曉玲家庭

周富林家庭

恭喜以上家庭獲得榮譽,大家可能會好奇他們到底有怎樣的故事,一起來領略下他們的風采吧~

文明家庭

鄧訓益家庭

鄧訓益,男,81歲,簡陽市射洪壩街道解放路社區居民。這是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的家庭。鄧家二老以謙和勤儉持家,以謙慎進取爲訓,培養出一門雙傑——長子鄧治林和次子鄧家祥。兄弟倆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在醫療、電力領域技能領先、成績卓著,爲單位和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領導和同事的廣泛好評。二子對父母的陪伴孝順,獲得左鄰右舍的交口稱讚。2020年,鄧治林、鄧家祥同時被簡陽市委、市政府授予“簡陽工匠”榮譽,經媒體報道引起廣大職工羣衆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轉發,掀起了向新時代模範家庭學習的文明新風。

盧乾登家庭

盧乾登,男,57歲,中共黨員,簡陽市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職工。作爲一名退役軍人黨員,工作中的他愛崗敬業、以身作則,不僅平時熱心公益事業,還自願參加社區黨員服務隊。妻子蔣麗敏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積極主動參加各種社區黨組織活動,帶領全家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傳遞正能量。尤其在疫情期間,妻子按照社區要求第一時間與網格員、志願者們一起對小區進行拉網式排查,手持喇叭走街串巷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每天對小區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女兒盧婭是一名教師,嚴於律己,對學生嚴中有愛,多次被評爲“優秀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女婿黃仕波從警以來,深入羣衆,積極投身“掃黑除惡”等專項鬥爭,用行動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寧,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

劉恆超家庭

劉恆超,男,33歲,中共預備黨員,簡陽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自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它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提交前往抗疫一線請戰書。2020年2月7日,他進入簡陽人民醫院隔離病房工作。2月10日,進入簡陽人民醫院感染科工作。2月13日提交入黨申請書。2月2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2月21日,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劉恆超進入ICU病房第一次爲一位老年患者重建靜脈通道成功後,老大爺豎起了大拇指,又用他那雙顫顫巍巍的手給他敬了一個禮,劉恆超也立馬回敬。劉恆超的妻子潘悅,是簡陽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在新冠疫情防控戰中,堅守崗位,加入志願者隊伍,全力支持愛人工作,照顧公婆和孩子,讓身在抗疫一線的愛人免除後顧之憂,爲抗擊疫情奉獻他們小家的一份微薄之力。

李利霞家庭

李利霞,女,34歲,中共黨員,簡陽市人民醫院骨科二副護士長。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她成爲人民醫院第一批投入感染科支援的隊員,隨後又奔赴武漢一線抗擊疫情。到達武漢後,她不怕苦不怕累,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初心和諾言。李利霞丈夫吳傑在供電局上班,疫情期間也非常忙碌,爲抗疫一線的勇士們保電護航。在得知妻子李利霞悄悄報名赴鄂隊伍後,雖然很不捨,但是還是默默支持了她的決定,在後方,他一邊守護着小家等待妻子歸來,一邊將滿腔思念化作工作動力,與妻子共同爲戰疫勝利而努力,爲簡陽復工復產而努力。

楊麗家庭

丈夫爲楊麗送行

楊麗,女,40歲,中共黨員,簡陽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2020年她在簡陽完成疫情防控工作後,隨四川省第9批援湖北醫療隊出征武漢。出征前一天,經組織批准,楊麗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一名黨員的身份投入戰鬥。到達武漢後,因醫療形勢嚴峻,她毅然選擇留在最需要她的武昌醫院ICU。在醫療援助的1個月裏,先後接管了22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多次參與氣管插管、血液淨化等搶救治療,一次次將危重病人從生死線上營救回來。丈夫李建東也是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在甲狀腺乳腺癌專業從事臨牀工作18年有餘;母親因患有慢性腎功衰每隔一天就需要透析是最令楊麗擔憂的。不過家人都一致支持她馳援武漢,丈夫告訴楊麗:黨和人民更需要你,放心去戰鬥,家裏有我!孩子告訴媽媽:我在家聽話,會認真學習。家人用實際行動支持着楊麗的工作和理想。

楊娟家庭

楊娟,女,34歲,中共黨員,簡陽中學教師。楊娟和丈夫劉文輝在簡陽中學執教十餘年,夫妻愛崗敬業事業有成,女兒熱情文明健康上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曾被評爲簡陽中學“最美家庭”。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楊娟積極組織並參與線上教學,同時精心準備簡陽市線上教研活動,向同事們分享教學建議,在特殊時期盡己所能地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劉文輝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作爲值班幹部,大年初一他離開家人,隻身返簡,值守校園,與其他部門一道做好各項防疫工作。同時他立足自身本職開展多項工作:提前謀劃學校線上教學,籌備各年級遠程學習技術方案;統籌開設、管理網絡課堂,連續工作81天,確保了全校7000餘學生學業有序有效推進,其中高三網絡課程被納入簡陽市公益課程惠及全市,引領帶動全市學校與老師學習教育新技術的熱潮。

陳卡家庭

陳卡妻子吳勝秋及兩個孩子

陳卡,男,31歲,簡陽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醫生。疫情期間,產科分娩量增長迅速,陳卡的工作較平時也更加繁忙,經常手術到天黑才發現自己午飯、晚飯都還沒來得及喫。吳勝秋,陳卡的妻子,簡陽市人民醫院骨科一副護士長,自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她積極響應號召,先是主動報名到本院感染科參與長達20多天抗擊疫情的工作,隨後又主動報名成爲全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醫療隊到達武漢後立即進駐武昌醫院,她所在團隊是危重症救治組,所工作的地方是重症監護室,也是疫情最嚴重、護理任務最繁重的第一線。在武昌醫院她身兼多職,除了護理,還要拖地、擦拭、準備生活用品,鋪牀換尿布。每天晝夜奮戰,與疫情爭分奪秒,盡最大的努力減輕病人的痛苦,儘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徐剛家庭

徐剛(左二)和妻子(左三)帶領合作社人員撈鱖魚出售增加收入

徐剛,男,44歲,中共黨員,簡陽市禾豐鎮丙靈村黨支部書記。妻子雷海春,簡陽市呈祥瑞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2015年6月,徐剛、雷海春夫妻兩人毅然放下在外打拼的事業,籌集300萬元資金,正式啓動了回鄉發展計劃——成立農民合作社,發展種養殖業。夫妻倆致力於丙靈村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帶動392名貧困人口加入合作社產業發展。2020年疫情波及到鄉村,徐剛作爲村支書,帶領黨員幹部衝在疫情的第一線,切實構築羣防羣治的嚴密防線。雷海春給一線醫務人員免費配送蔬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也減輕農戶因產品積壓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夫妻同心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保障村民生產生活做出自己的貢獻。

謝小初家庭

謝小初,男,46歲,簡城街道紅塔社區網格員。2020年的防疫戰場上,謝小初一家三口毅然選擇“逆行”而上,堅守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陣地,用忠誠守護着一方平安。他們一家三口自1月24日起取消休假,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做網格員的夫妻倆每天早出晚歸,迎戰病毒,不辭辛勞穿梭在各小區、院落,挨家挨戶排查登記、瞭解情況、彙總數據、宣傳防護;對重點人員監測體溫,幫助居家隔離的居民買菜、買藥、倒垃圾,天天蹲守在小區門口對出入小區的居民發放出入卡、進行登記。女兒作爲社區醫院的護士,每天穿梭在小區中爲武漢返簡人員及疑似病人檢測體溫。一家人爲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繆莉家庭

繆莉,女,43歲,中共黨員,簡陽市稅務局四級高級主辦。繆莉的家庭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作爲愛的港灣的真諦,受到親朋鄰里的一致好評。結婚後爲了支持丈夫王永斌的飛行事業,繆莉特招入伍到部隊,用心照顧好孩子和老人,讓丈夫一心撲在部隊管理和飛行工作上,爲建設強大一流空軍盡微薄之力。繆莉從部隊轉業到簡陽市稅務局工作,她工作紮實認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們克服兩地分居的困難,從未因爲夫妻兩地而影響工作和孝順父母。2016年6月王永斌在部隊訓練中跟腱斷裂,在空軍總醫院做了跟腱修復手術,在妻子繆莉的精心照顧和積極鼓勵下,王永斌調整好情緒和心態,積極加強康復鍛鍊,身體得以康復。2018年,兒子王子蕤光榮考入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並在2019年獲得福建省化學競賽三等獎。結婚以來繆莉孝敬公婆,善待父母,在家中勇挑重擔,任勞任怨。2019年公公在醫院做腿部靜脈曲張手術,繆莉每天堅持在醫院細心陪伴照顧公公,公公身體得以很快康復。

文明家庭提名家庭

朱才琴家庭

朱才琴,女,34歲,中共黨員,簡陽市人民檢察院原技術科科長兼機關黨委副書記。朱才琴負責單位信息化工作,疫情期間,上班第一天便提前謀劃,抓緊一切時間,投入各種遠程系統的安裝調試工作,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期間業務工作不受影響。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後,成渝高速資陽服務區卡點車輛及人員排查是其重要工作之一,作爲此卡點聯絡員,丈夫芶中偉便投入了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擔心幾位老同志值守夜班喫不消,主動多排自己夜班次,讓老同志值白班。他經常值守一個通宵後,第二天早上還先返回單位安排好部門的防控物資、辦公室消殺、輿論引導等工作。平時根本沒空陪伴兒子的他,終於得空花了兩個小時親自給兒子做了手工彈珠玩具盒,兒子特別喜歡。朱才琴、芶中偉一家腳踏實地、甘於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李永林家庭

李林永,男,56歲,中共黨員,簡陽市石鍾鎮均樂社區12組組長。李林永是均樂社區致富帶頭人,掌握果樹嫁接技術,經常幫助鄰里鄉親嫁接果樹苗木,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父親是抗美援朝的戰鬥英雄,如今年事已高,視力不佳,李林永夫婦對父親非常孝順,精心照顧老人生活起居,一有時間就陪老人說說話,推他出去曬曬太陽,老人很開心,很幸福。李林永的妻子患有風溼病,經常手腳麻木,脹痛,依然承擔家中很多農活,和丈夫一起撐起溫馨的小家庭。孫女楊若汐在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認真學習,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

陳仲書家庭

陳仲書,男,57歲,中共黨員,簡陽市石橋街道原永愛村支部書記。永愛村在他的帶領下先後榮獲“省級四好村”、簡陽市“五個好村支部” “雙強六好村支部”等榮譽稱號。在基層長達13年的工作實踐中,陳仲書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上級領導和基層羣衆的信任和擁護。夫妻結婚35年來相敬如賓,非常恩愛。夫妻二人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嚴於律己,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女兒,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女兒大學畢業後成爲了一名優秀的律師。夫妻兩人對待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尊重他們的意見。

周曉玲家庭

周曉玲,女,50歲,簡陽市環境衛生管理所市容股工作人員。2020年面對突然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周曉玲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做好廢舊口罩處置、環衛設施消殺等方面工作,每天走遍管轄的每一條大街小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即使再累也咬牙堅持,爲這場戰“疫”默默奉獻。周曉玲的丈夫張義強是市環衛所一名臨聘人員,負責城區所有果皮箱、垃圾中轉站的維修工作。他每天往返於城鄉之間,行走於最需之時,用雙手保證環衛設施設備有效運行,他是奔走於城市中的“修補匠”,也是支撐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工程師”。他們的兒子張朕也是市環衛所的一名臨聘人員,對工作兢兢業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堅守工作崗位,開展信息報送、信訪件回覆、“雙創”等工作。一家三口都是普通人,但卻在疫情防控中發光發熱。

周富林家庭

周富林,男,66歲,中共黨員,簡陽市平泉街道新橋村2組農民。周富林20歲時經人介紹與李素花認識並結婚,婚後育有一個兒子。周富林曾擔任新橋村黨支部書記,工作時他熱情服務村民,爲廣大羣衆謀取利益,雖收入不高,但夫妻倆相互關愛、相互支持,撫養子女,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和壓力,婚後的日子過得和諧而溫馨。但福不雙降、禍不單行,2015年兒子因病撒手人間,讓妻子李素花措手不及,備受打擊,失去了生活的動力。但是周富林保陪在妻子身邊用心開導,不離不棄。2018年,周富林因腦梗住進醫院,導致半邊癱瘓。妻子李素花雖飽受打擊,但全心全意幫助周富林進行復健鍛鍊,讓其身體基本恢復到常人水平。“執子之手,與子攜老,風雨同舟,相依相伴”,兩位老人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真正讓人體會到了平凡愛情的偉大。在這共同走過的四十五個年頭裏,夫妻二人共同攜手走過艱苦的歲月,感情始終不渝,傳爲佳話。

文明家庭樹新風,和諧社會煥新貌,這些家庭良好的家風成爲一種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引領社會新風尚,帶動更多人和家庭崇尚最美、見賢思齊!

【來源 簡陽發佈 編輯 許倩 王雯麗 審覈 鄭玥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