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老秦人怎么也想不明白,打了几个世纪的胜仗,最后传国玉玺能被一个混混拿走。只有子婴知道,秦国已经不再是横扫中原的无敌之师。没有章邯最后的20万秦军,秦国无论如何也没有可能逆风翻盘。接受投降,才能够保下皇族的姓名。比起秦国的江山来说,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对于献玉玺投降一事,基本上秦国人对此最大的意见,都来自于章邯。秦始皇扫六合的时候,秦国尚且军中不缺乏士兵和将领。但是随着神州大地的统一,一切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军团被发配到更远的边境,蒙恬为首的一众大将,也最后死于权力的角斗场上。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帝国却发现没有军队拿来摆平叛贼。

《史记》:“武安君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胡亥环顾朝堂四周,只有少府章邯选择站了出来。少府在秦国属于一个官职泛称,官职权限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最基层的事务。站在一群大佬面前敢出兵抗之,章邯可不是靠吹牛敢请命。他虽处帝国权力的最低端,但是同时也是骊山刑徒最高的指挥者。骊山聚集数万囚犯,全部都在卖力地为秦国彰显天子之威的宫殿、皇墓。

骊山的苦差们每天过着绝望的日子,但是章邯将这份绝望彻底打破。他带来咸阳的诏书,赦免所有人的劳役,前提是为秦国建功立业打退叛军。所有人都点头同意,毕竟秦国士兵打仗算军功,但修坟造宫殿没有任何的回报。很快大军开出咸阳城外,替陈胜吴广卖命的周文瞬间溃败。

从基层的监狱长到拯救大秦的功臣,往往只需要一场战役便能够改变命运。但实际上能够拿下胜利,章邯并不完全只依赖于囚徒。在这其中的五-七万人部队,是由咸阳本土的卫队组成(郎中令军、卫尉军、中尉军)。这是秦国的家底部队,赢了是彰显大秦军威,输了是败光大秦的家底。不过好在东出函谷关之后,章邯一直没有碰上能够和自己匹敌的对手。

并且陈胜吴广的大型起义军,也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先是吴广被手下田臧刺杀,军心大乱丢掉中原粮仓重地荥阳。后是陈胜惨遭车夫杀害,脑袋搬家被人送去咸阳邀功。不过这边陈胜吴广的问题解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破除秦国的危机。西楚名门项家带着满腔怒火,正在向章邯杀来。

《资治通鉴》:“闻陈王败走,章邯且至,乃渡江,拜项梁为楚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意欲和秦国大战一场,不料却被章邯反将一军。项梁战败之后,“万人敌”项羽正式亮相历史舞台,在巨鹿之战中大胜秦军。20万的秦军尽数投降,三秦之地为之震怒。实际上章邯的投降,倒不是真被项羽的霸王之气所折服。章邯更多考虑到的是身后,秦国皇宫内已经悄悄处死李斯。

李斯是章邯的大恩人,能够得到机会出兵讨贼,也多亏李斯的提点。没了靠山的章邯,即便是帮着秦国平定天下也只会沦为下一个蒙恬。身后有三秦作为支撑,但是秦国滥杀武将的劣迹,早已磨灭了他的报国之心。大秦负我,我负大秦有何不可?只可惜当年被许诺自由的20万囚徒,最后沦为项羽祭天献楚的牺牲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