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老秦人怎麼也想不明白,打了幾個世紀的勝仗,最後傳國玉璽能被一個混混拿走。只有子嬰知道,秦國已經不再是橫掃中原的無敵之師。沒有章邯最後的20萬秦軍,秦國無論如何也沒有可能逆風翻盤。接受投降,才能夠保下皇族的姓名。比起秦國的江山來說,人活着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過對於獻玉璽投降一事,基本上秦國人對此最大的意見,都來自於章邯。秦始皇掃六合的時候,秦國尚且軍中不缺乏士兵和將領。但是隨着神州大地的統一,一切都在發生着潛移默化的改變。軍團被髮配到更遠的邊境,蒙恬爲首的一衆大將,也最後死於權力的角鬥場上。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帝國卻發現沒有軍隊拿來擺平叛賊。

《史記》:“武安君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胡亥環顧朝堂四周,只有少府章邯選擇站了出來。少府在秦國屬於一個官職泛稱,官職權限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最基層的事務。站在一羣大佬面前敢出兵抗之,章邯可不是靠吹牛敢請命。他雖處帝國權力的最低端,但是同時也是驪山刑徒最高的指揮者。驪山聚集數萬囚犯,全部都在賣力地爲秦國彰顯天子之威的宮殿、皇墓。

驪山的苦差們每天過着絕望的日子,但是章邯將這份絕望徹底打破。他帶來咸陽的詔書,赦免所有人的勞役,前提是爲秦國建功立業打退叛軍。所有人都點頭同意,畢竟秦國士兵打仗算軍功,但修墳造宮殿沒有任何的回報。很快大軍開出咸陽城外,替陳勝吳廣賣命的周文瞬間潰敗。

從基層的監獄長到拯救大秦的功臣,往往只需要一場戰役便能夠改變命運。但實際上能夠拿下勝利,章邯並不完全只依賴於囚徒。在這其中的五-七萬人部隊,是由咸陽本土的衛隊組成(郎中令軍、衛尉軍、中尉軍)。這是秦國的家底部隊,贏了是彰顯大秦軍威,輸了是敗光大秦的家底。不過好在東出函谷關之後,章邯一直沒有碰上能夠和自己匹敵的對手。

並且陳勝吳廣的大型起義軍,也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先是吳廣被手下田臧刺殺,軍心大亂丟掉中原糧倉重地滎陽。後是陳勝慘遭車伕殺害,腦袋搬家被人送去咸陽邀功。不過這邊陳勝吳廣的問題解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破除秦國的危機。西楚名門項家帶着滿腔怒火,正在向章邯殺來。

《資治通鑑》:“聞陳王敗走,章邯且至,乃渡江,拜項梁爲楚上柱國,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

項梁意欲和秦國大戰一場,不料卻被章邯反將一軍。項梁戰敗之後,“萬人敵”項羽正式亮相歷史舞臺,在鉅鹿之戰中大勝秦軍。20萬的秦軍盡數投降,三秦之地爲之震怒。實際上章邯的投降,倒不是真被項羽的霸王之氣所折服。章邯更多考慮到的是身後,秦國皇宮內已經悄悄處死李斯。

李斯是章邯的大恩人,能夠得到機會出兵討賊,也多虧李斯的提點。沒了靠山的章邯,即便是幫着秦國平定天下也只會淪爲下一個蒙恬。身後有三秦作爲支撐,但是秦國濫殺武將的劣跡,早已磨滅了他的報國之心。大秦負我,我負大秦有何不可?只可惜當年被許諾自由的20萬囚徒,最後淪爲項羽祭天獻楚的犧牲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