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的夏商周三代。武功是武术的别称,中国人习惯将武术称为武功,既是武侠梦,也是武侠情怀使然。科幻元素加入小说和电影电视剧之前,武侠小说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新中国的六七八九十年代是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各年龄段的男女老少守着报纸或期刊等看连载的小说,或是被子里打着灯偷偷的看,看得起劲,第二天还会和别人讨论起来。黄蓉成为不知道多少青年人和中年人的梦中情人。

中国武术派别繁多,如我们熟悉的咏春拳、铁线拳、形意拳、通背拳、洪拳等,小说中记载的武功那可就多了,光一本《天龙八部》就写出来了五六十种。其实武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中国古代的那些教导武功的武馆,像是现在身边的跆拳道馆、散打馆,大同小异。工业革命的开展,让中国武术逐渐失去过去那种搏杀性,功能变成了表演和强身健体。

常在武侠小说中看到,某位大侠或老魔冲入大军营帐和皇宫中盗窃东西,让人心生向往,总想着学到一门武功后飞檐走壁,行侠仗义,逍遥人生。可是在实际的古代历史,武功再怎么高强的能人,也不敢与大军硬碰硬,即使战在一块,也是必败无疑,根本不可能取胜。不信?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技击之士闻名天下。技击,即用于搏斗的武术。

《荀子·议兵》:“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 注:“ 齐人以勇力击斩敌者,号为技击。”接着荀子再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齐国武功高强的技击之士比不过魏国的武卒,魏国的武卒比不上秦国的锐士。相当于齐国由武功高强之人组成的军队,是齐、魏、秦中最差劲的。齐国的技击之士更像是一种雇佣兵,给钱办事的军队,被儒家称为:亡国之兵。齐国曾与燕国交战,齐军大败险些招致灭国,可见技击之士并不十分强大。

明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更是对传统武术的“武林高手”不屑一顾。他在《纪效新书》中很明白地写道:“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

功夫是杀人技,但在沙场战阵中不显,没有发挥的空间。戚继光说的话很浅显,不怎么高深:摆好强大的阵形,面对强大的敌人。比较校场中较量武艺、逮捕小贼,是不同于堂堂正正的大阵千百人列队同时向前的,勇敢的人不能先走,怯懦的人不会落后;枪像丛林般戳来戳去,乱刀砍来砍去,众人乱杀其他敌人,只是一个一同拥挤向前进,转动手都很困难,哪里容得左右跳动。

作为敌人,武功再高的武林高手没用,军队一齐乱刀砍来、乱枪戳来,你再敏捷、反应再快也没用;作为军阵同伴,武功再高,也讲究的是一起前进攻击或后退防守,根本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能脱离军阵。数十根长枪迎面刺来,除非你是力大无穷,能连续进行一招扫开全部攻击、并发起进攻打垮敌军的强人,否则只能向前等死或后退保命。

军队打仗打的是配合,打的是默契,将敌我双方的个人勇武作用降低到极致。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了这么一个片段:群雄先前均想纵然杀不尽鞑官兵,若求自保,总非难事。但适才一阵交锋,见识到了元军的威力,才知行军打仗,和单打独斗的比武确是大不相同,千千万万一拥而上,势如潮水,如周芷若这等武功高强之极的人物,在人潮中也是无所施其技。

四面八方都是刀枪剑戟,乱砍乱杀,平时所学的甚么见招拆招,内劲外功,全都用不着。待见元军退去,群雄纷纷议论,才明白为甚么前朝尽多武功高强的英雄豪杰之士,却将大好江山沦亡在鞑手中。金庸老爷子看得是相当明白的。

大军团战争,大军严格的纪律和兵种之间的严格配合是取胜的根本。人数众多的明军面对人数较少、武艺娴熟、上蹿下跳的倭寇一点办法都没有,主要还是因为明军不习战阵,阵形散乱无章,毫无配合可言,外加上他们无一不精,怎么会是倭寇的对手呢。

正因为戚继光深知其中秘诀,所以加强军队的训练和强化士兵的纪律,再利用长短兵器结合与火器散在军阵的战阵,轻而易举地击垮倭寇,取得令天下人不敢相信的战绩。倭寇即使是剑法高强的剑豪又有什么用,面对大军压过去齐砍杀或刺击,只有逃窜和等死的份。如此一来,戚家军的战损比是相当高的,差不多死一个戚家军将士,就有数百上千倭寇死在戚家军手上。

当然,这不是说传统武术和武艺高强没用,好比给快要饿死的人一份饭,好过给他一百块钱,用处不同和用在的地方不同而已。武艺高强之人,进行刺杀、传递消息、乱军存活、侦察敌情、贴身保护等还是很好,有奇效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