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戰國之前的夏商周三代。武功是武術的別稱,中國人習慣將武術稱爲武功,既是武俠夢,也是武俠情懷使然。科幻元素加入小說和電影電視劇之前,武俠小說一直是中國人的精神食糧。新中國的六七八九十年代是武俠小說的黃金時代,各年齡段的男女老少守着報紙或期刊等看連載的小說,或是被子裏打着燈偷偷的看,看得起勁,第二天還會和別人討論起來。黃蓉成爲不知道多少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夢中情人。

中國武術派別繁多,如我們熟悉的詠春拳、鐵線拳、形意拳、通背拳、洪拳等,小說中記載的武功那可就多了,光一本《天龍八部》就寫出來了五六十種。其實武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神祕,中國古代的那些教導武功的武館,像是現在身邊的跆拳道館、散打館,大同小異。工業革命的開展,讓中國武術逐漸失去過去那種搏殺性,功能變成了表演和強身健體。

常在武俠小說中看到,某位大俠或老魔衝入大軍營帳和皇宮中盜竊東西,讓人心生嚮往,總想着學到一門武功後飛檐走壁,行俠仗義,逍遙人生。可是在實際的古代歷史,武功再怎麼高強的能人,也不敢與大軍硬碰硬,即使戰在一塊,也是必敗無疑,根本不可能取勝。不信?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技擊之士聞名天下。技擊,即用於搏鬥的武術。

《荀子·議兵》:“ 齊人隆技擊,其技也。” 注:“ 齊人以勇力擊斬敵者,號爲技擊。”接着荀子再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齊國武功高強的技擊之士比不過魏國的武卒,魏國的武卒比不上秦國的銳士。相當於齊國由武功高強之人組成的軍隊,是齊、魏、秦中最差勁的。齊國的技擊之士更像是一種僱傭兵,給錢辦事的軍隊,被儒家稱爲:亡國之兵。齊國曾與燕國交戰,齊軍大敗險些招致滅國,可見技擊之士並不十分強大。

明代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更是對傳統武術的“武林高手”不屑一顧。他在《紀效新書》中很明白地寫道:“開大陣,對大敵。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

功夫是殺人技,但在沙場戰陣中不顯,沒有發揮的空間。戚繼光說的話很淺顯,不怎麼高深:擺好強大的陣形,面對強大的敵人。比較校場中較量武藝、逮捕小賊,是不同於堂堂正正的大陣千百人列隊同時向前的,勇敢的人不能先走,怯懦的人不會落後;槍像叢林般戳來戳去,亂刀砍來砍去,衆人亂殺其他敵人,只是一個一同擁擠向前進,轉動手都很困難,哪裏容得左右跳動。

作爲敵人,武功再高的武林高手沒用,軍隊一齊亂刀砍來、亂槍戳來,你再敏捷、反應再快也沒用;作爲軍陣同伴,武功再高,也講究的是一起前進攻擊或後退防守,根本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只能脫離軍陣。數十根長槍迎面刺來,除非你是力大無窮,能連續進行一招掃開全部攻擊、併發起進攻打垮敵軍的強人,否則只能向前等死或後退保命。

軍隊打仗打的是配合,打的是默契,將敵我雙方的個人勇武作用降低到極致。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描寫了這麼一個片段:羣雄先前均想縱然殺不盡韃官兵,若求自保,總非難事。但適才一陣交鋒,見識到了元軍的威力,才知行軍打仗,和單打獨鬥的比武確是大不相同,千千萬萬一擁而上,勢如潮水,如周芷若這等武功高強之極的人物,在人潮中也是無所施其技。

四面八方都是刀槍劍戟,亂砍亂殺,平時所學的甚麼見招拆招,內勁外功,全都用不着。待見元軍退去,羣雄紛紛議論,才明白爲甚麼前朝盡多武功高強的英雄豪傑之士,卻將大好江山淪亡在韃手中。金庸老爺子看得是相當明白的。

大軍團戰爭,大軍嚴格的紀律和兵種之間的嚴格配合是取勝的根本。人數衆多的明軍面對人數較少、武藝嫺熟、上躥下跳的倭寇一點辦法都沒有,主要還是因爲明軍不習戰陣,陣形散亂無章,毫無配合可言,外加上他們無一不精,怎麼會是倭寇的對手呢。

正因爲戚繼光深知其中祕訣,所以加強軍隊的訓練和強化士兵的紀律,再利用長短兵器結合與火器散在軍陣的戰陣,輕而易舉地擊垮倭寇,取得令天下人不敢相信的戰績。倭寇即使是劍法高強的劍豪又有什麼用,面對大軍壓過去齊砍殺或刺擊,只有逃竄和等死的份。如此一來,戚家軍的戰損比是相當高的,差不多死一個戚家軍將士,就有數百上千倭寇死在戚家軍手上。

當然,這不是說傳統武術和武藝高強沒用,好比給快要餓死的人一份飯,好過給他一百塊錢,用處不同和用在的地方不同而已。武藝高強之人,進行刺殺、傳遞消息、亂軍存活、偵察敵情、貼身保護等還是很好,有奇效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