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多少英雄人物,誰不是足智多謀壯志凌雲?東吳、蜀漢、曹魏,哪個政權不是人才輩出?又有誰能想到,最後統一天下的竟然是司馬家!

那麼司馬懿爲何能打下這麼大基業呢?用四個字來概括:時也,命也。乃是偶然中的必然。

什麼意思?正如《三國演義》裏所說的那樣,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亂久了,百姓思安,統一是必然的趨勢;司馬家成爲主導者則是偶然,他家是借了曹魏的東風,摘了現成的桃子。

具體說來,我覺得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司馬家是豪族;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聽說了司馬懿的名聲,派人徵辟他到府中任職,說白了就是給他官做。此時曹操已經挾持了漢獻帝,並且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成爲北方霸主,威勢赫赫,風頭一時無兩。

但就算這樣,司馬懿竟然還看不上他,認爲他不過是閹宦之後,不值得自己效忠,裝病逃避。換了別的人,只怕早已歡欣雀躍。司馬懿不動心,其底氣就是他的家族。

司馬家是河內郡的名門望族,先祖可以追溯到高陽之子重黎,周朝時也受到重用,周天子賜姓“司馬”。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立下大功,受封殷王,建都河內。從此在河內郡繁衍生息,成爲河內第一世家。

只看家世的話,司馬家比曹家、孫家、劉家都高貴得多。如果已經沒落,那也算不了什麼,可司馬家似乎從未沒落,在朝野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也是曹操非要徵司馬懿的原因。

就說東漢末年這幾代,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爲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爲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爲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爲京兆尹。

司馬防有八個兒子,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皆是才學出衆之輩,人稱“司馬八達”。別人家有一個人才都開心不已,他們家足有八個,還不算其他堂兄弟。

這股龐大的勢力,不顯山不露水的佔據了曹魏朝堂,讓司馬家可以自然而然的接手曹家基業。

第二,司馬懿謹慎能忍

除了家族的力量,司馬懿本人的能力也不可忽視。史書說他“善謀奇策”,但我覺得,他最大的本事是謹慎能忍。

諸葛亮北伐時,爲了激堅守防禦工事的司馬懿出戰,派人送了一套女人服飾給他,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這是極大的侮辱,正常人都不能忍,但司馬懿忍了。忍得諸葛亮無計可施,只能撤軍。

這種忍,也用在了政治鬥爭中。曹操、曹丕、曹睿去世後,尚在稚齡的曹芳登基爲帝,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爽是曹家自己人,曹芳更信任他,司馬懿逐漸被邊緣化。

很長時間裏,司馬懿都在忍,然後忍到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曹芳帶着曹爽等心腹離開都城洛陽去高平陵祭拜曹睿,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控制京都,誅殺曹爽及其黨羽,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變”。

此後曹魏軍政大權徹底落到司馬家手裏,小皇帝曹芳一步步被架空。

如果司馬懿不是這麼能忍,只要他冒頭,肯定會被打壓。但他從曹操時代一直忍到了曹芳時代,讓人不得不佩服。

第三,三國後續無人

以上兩條是內部原因,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外部原因則是三國後續無人。山中無老虎,猴子就成大王了。

先說蜀漢,劉備、關羽、張飛、馬超、魏延、諸葛亮這一批人去世後,蜀漢除了姜維,還有誰堪與曹魏一戰?沒了;再說東吳,還不如蜀漢,內部一團混亂,爲了爭帝位人頭打成豬腦,內耗嚴重。

這兩個政權,都無能與曹魏一爭。而曹魏內部,已被司馬家掌握了。所以,最後司馬家得天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總之,司馬懿能爲晉朝打下基礎,家族力量、當時局勢、個人能力缺一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