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医疗队队员卫琼(左)完成任务返回晋中时,在武宿机场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记者 曹 伟 摄

9月1日,我市第七批援疆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光荣凯旋,受到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医疗队队员之一、我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临床医生卫琼,回忆起难忘的援疆经历时说, 七八月间,新疆防疫形势骤然紧张,队员们面临极大挑战,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我市第七批援疆医疗队一年前奔赴新疆,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提供医疗援助。红旗农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吉木萨尔县北30公里,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农场内,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多个民族聚居。一年来,队员们克服了地域、气候等多种不便,坚持开展工作,与农场各民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展现了晋中医务人员的良好素质。在援疆工作即将结束、卫琼和队友们开始为8月底回家团圆作准备时,乌鲁木齐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按下“暂停键”。当时正是7月中旬,毗邻乌鲁木齐市的红旗农场,随即进入严防死守、枕戈待旦的疫情防控紧急状态。我市医疗队队员们也做好了推迟回家、继续援疆抗疫的准备。

医疗队由5人组成,其中,临床医生2名,卫生监督工作人员1名,妇幼保健医生1名,影像检查医生1名。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红旗农场安排到过乌鲁木齐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但场区居民居住分散,超大的工作量和极强的工作难度,急需大量专业医务人员。医疗队成员们迎难而上,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卫琼作为医疗队两名临床医生之一,每天身着二级防护服坚守内科门诊。面对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她又配合红旗农场医院,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采集双抗检测样本,并为农场全体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卫琼主动请缨,从8月2日起作为医疗队唯一下沉连队的医生,进入十一连、十二连和馨苑小区为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服务,按时做好各项跟踪检测,随时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仅馨苑小区的76户165人中,居家隔离人员就有14人。卫琼在服务好隔离人员的同时,还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购买药品及其他生活用品。

8月的北疆,白天最高气温达到38℃。在烈日高温下,裹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卫琼连续几个小时不敢喝水、不能休息,逐门逐户上门检测,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解答居民的疑问,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据卫琼回忆,每天工作结束回到宿舍,全身都会被汗水浸透。但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来自晋中的援疆医务人员,紧急关头服务好新疆各民族人民是我们的责任。这次难忘的经历也是我们在援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记者 宋小芳)

来源:晋中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