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更好地滿足農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落實文化惠民政策,鄒平市文化和旅遊局做好“三個結合”文章,全力推進“戲曲進鄉村”工程,讓廣大百姓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市、縣、鎮三級演出力量相結合,實現上下聯動。2020年“戲曲進鄉村”演出,採取專業劇團與莊戶劇團、戲劇協會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進一步引導社會文藝團隊積極參與公益性文化活動,提高演出能力和服務水平,繁榮農村文化生活,目前已有16支莊戶劇團、業餘劇社加入演出隊伍。積極爭取濱州市京劇團、呂劇團等高水平院團到鄒平送戲50場次,鄒平市呂劇團完成演出任務350場次,各鎮(街)組織社會文藝團體共完成演出400場次,實現市、縣、鎮三級聯動,力爭行政村演出“全覆蓋”,最大限度讓百姓在家門口欣賞到精彩演出。

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不斷豐富供給。演出堅持“三貼近”和“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既格調高雅,又讓羣衆喜聞樂見。採取傳統戲曲、編創劇目、歌舞、曲藝等不少於5種藝術形式相結合的演出方式,優秀傳統呂劇《喝面葉》《王小趕腳》等深受羣衆喜愛,新編節目《如此孝順》《錢是媽》等融入了鄉風文明和脫貧攻堅,將黨的政策送入百姓心坎,將文明新風吹進家家戶戶。每場演出時長不少於90分鐘,每場演職人員不少於10人,確保了演出質量。通過印發《致羣衆一封信》,向羣衆宣傳文化惠民舉措和全市高質量發展成果,倡導支持文明創建,提高羣衆知曉度、參與率和滿意度。

鼓勵扶持與規範監管相結合,推進動態管理。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專業劇團演出由鄒平市財政給予資金扶持;各鎮街自行組織的演出,通過審覈後,市財政給予每場500元補助,各鎮(街)也積極爭取鎮級財政予以資金、伙食等補助,切實調動了廣大莊戶劇團、戲曲愛好者的積極性。同時,注重加強監督檢查,成立節目審覈小組,對各莊戶劇團的節目進行前置審查,堅決防止演出低俗、庸俗的劇目。通過各類媒體及時公佈演出信息,設立舉報電話、網絡舉報信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對參加演出的演出團體實施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凡發現弄虛作假或基層羣衆對演出質量嚴重不滿的院團、劇社,嚴厲查處,促進良性循環,推動惠民政策真正發揮惠民實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