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各類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井噴式”湧現,爲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爲2020中關村論壇的展覽展示板塊,本屆科博會密集登場了前沿技術和產品,向觀衆全景展示了首都全國科創中心建設成果。

展商展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金隅集團展示的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技術沙盤模型

“十大高精尖產業”構建創新生態

走進高精尖產業創新成果展區,以北京“十大高精尖產業”爲主線、聚焦“五新”和高精尖產業重點領域的各項技術賺足了眼球。其中,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展區的展臺上,從小號的軸承鋼、小卷的鋁電纜等工業材料,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池、鞋墊、口罩,各式各樣的小物件擺滿了一桌子,與其它展區高大的設備形成鮮明對比。實際上,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物件都大有乾坤,因製作材料中加入了石墨烯技術而具有各種神奇功效。

據其研發方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負責人介紹,石墨烯具有較好的導電導熱性能、機械性能和力學性能,將其加入其它材料中可以極大地改善原材料的效率。

“在口罩熔噴布里加入很少量的石墨烯材料,就能極大地提高過濾效率;石墨烯疏水性較好,口罩抑菌效果和使用時間也會更加持久。石墨烯鞋墊則是在內置壓力傳感器的智能鞋墊里加入石墨烯材料,可以更精準地感知人的步態,在康復治療中爲醫生提供更專業的建議。”該負責人說。

目前,該研究院擁有國內首條成規模的石墨烯應用技術,這款石墨烯口罩也是首先實現市場化的創新產品之一。“預計年底前就能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大規模上市。”該負責人說。

可以做手術的機械臂

在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展臺前,一臺一人高的7關節長臂骨科手術機器人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7個關節都可以轉動,空間靈敏度比傳統工業機器臂更高,也比單純人工手術的穩定性更強。”研發方思靈機器人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這一機械臂能夠完成輔助定位、打孔、打磨等功能,目前已經在醫療器械公司進行臨牀使用,並與北京4家三甲醫院進行合作,還會不斷根據臨牀要求研發新功能。

助力抗疫的“AI+CT”輔助診斷設備

除此之外,參展的還有集成電路裝備創新中心、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海綿城市應用集成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等18個創新中心,集中展示出北京市在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和構建產業生態體系方面的成效。

“三城一區”引領前沿科創成果

邁進中關村科學城展區,一塊巨大的屏幕播放着緊張刺激的遊戲畫面,AI人機對戰體驗區讓前來“觀戰”的觀衆心跳加快。展區一側,VR體驗被搬上展臺,人們可以走進“盜夢空間”感受多場景、超真實的沉浸式體驗;另一側,新型研發機構、潛力科技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知名科技企業集結。作爲“三城一區”主平臺中的領頭羊,中關村科學城攜衆多前沿科技創新成果亮相,綠色基調的展廳設計,也體現出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生態雨林”的元素。

懷柔科學城展區門口,大屏幕循環播放着首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短片,“大科學裝置與平臺”成爲展區主打特色。展區集中展出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創科研成果,彰顯我國在基礎研究和交叉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

在懷柔科學城展區,觀衆與機器人互動

還沒走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展區,動感的音樂聲先入耳。門口展臺上,四個機器人的團體舞蹈秀吸引觀衆們不斷拍照錄像。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藏在它們後面的協同機器人本領更大,採用高頻投影定位技術,機器人可以及時調整方向、速度和位置,和其他機器人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圖案,未來能應用在消防機器人等領域。

走進展區內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產業、高端汽車與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生物科技與大健康產業、民用航天技術產業等創新科技成果集中展示,觀衆還可以參與梟龍VR眼鏡、小米黑燈工廠、外號科技光場交互等炫酷體驗。除了地上跑的智能車,天上飛的火箭甚至也搬進了展區,“創星空”主題板塊集中展示經開區民營航天企業的多型火箭模型、火箭發動機模型和衛星模型。

首都青年創新彰顯時代風貌

辦公樓、生活、餐飲、購物,用手指點擊4種不同顏色的虛擬按鈕,即可選中模型中所對應目標區域,拖拽放大,進行預約掛號、買票等。神奇的是,這一系列手勢操作,是直接點擊一個虛擬的界面實現的。

呈現在操作者面前的這塊“屏幕”,其他人從側面看,卻並不存在。因此手指操作,就如同在點擊“空氣”——這正是北京電控牡丹電子集團“5G空中懸浮成像系統”的奇妙之處。

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炫酷的新一代顯示內容交互終端,利用的是光場重構原理,結合交互控制技術和5G通信模塊等研發而來,可用於銀行ATM、醫院自助機、高鐵自助機等線下付費場所。科博會上這個新穎、炫酷,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項目,正是國有企業創新工作站展示的4個項目之一。除此之外,本次科博會北京團市委132平方米的展區內,還有“創青春-中關村U30”項目、大學生“挑戰杯”項目的展示。

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項目,是國企青年、社會創業青年、大學生羣體創新創業活力的展現。正是這些創新思維活躍的年輕人,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