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很多家庭都是妈妈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曾听人说一个妈妈会影响三代人,那么,一个好妈妈在一个家庭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个从教多年的妈妈就在育儿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证明了自己比较实用的育儿方法并取得不错的反馈。她的女儿曾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她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作为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的尹建莉现专注于家教研究及咨询工作。

本书自2009年首次出版后,数年来一直高居各大图书榜榜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各个出版国和地区均得到好评,CCTV“新闻联播”、“朝闻天下”、“面对面”等多个栏目,以及境外的《华尔街日报》等上百家媒体,曾对本书及作者进行报道和专访。

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说: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俗话说“言传身教”,妈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着孩子,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妈妈会有更大可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书中主要通过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来体现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各方面正确引导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关于人际沟通、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两方面。人际沟通方面主要讲述的是亲子关系的相处。

书中主张亲子相处时,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同龄人”对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平等。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孩子当“玩具”,发现他人“捉弄”孩子时,要及时阻止。比如:小孩想吃东西,大人却让孩子说好听的话才给他,不说就把东西拿走。等到小孩哭了以后,大人才会笑着把东西给小孩吃,他们觉得让孩子着急一下,哭一哭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对这对孩子来说非常受伤害,在心灵上会给孩子增加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现在很多家长生怕孩子什么都干不好,干脆自己动手包办孩子的一切,也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他们从心底就一直把孩子当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更别谈尊重他们,让他们凡事自己做主了。

表面看上去家长是帮了孩子,从长远来看是遏制了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去思考,去犯错的机会。人只有不断试错后,才能学会做一些事。还有的家长虽然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但是在面对孩子没做好或犯错误时总会事后诸葛亮,并喋喋不休的批评孩子。让原本已经感到内疚和痛苦的孩子更加烦躁不安。

如果家长长期如此,可能让孩子会出现顶嘴反抗,变得自卑,脾气暴躁,最终变得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犯错误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当然,也不是说不能批评孩子,而是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培养能力为目的。尊重孩子,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情绪,平静接受并适当引导孩子克服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才是父母最好的做法。

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都是如此。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操碎了心,却不见成效。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的学习就能事半功倍了。

作者在文中讲了一些女儿圆圆在学习上的习惯培养。首先,“不陪”孩子写作业,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实际上已经成了监工,任何人都是不喜欢自己被监视着做事。只有培养起了学习兴趣才会让孩子出现好的学习成效。

其次,不要求孩子学习“刻苦努力”。人人都是避苦求乐的,谁都不喜欢“苦”的事,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

最后,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

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寻找答案的兴趣才能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培养好学习的自觉性,并确立学习目标:为了自己学会而学习的,才能让孩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只是家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话去行动,而是培养孩子的理性和上进心。

想办法从孩子的心里着手,引导孩子自觉自愿的养成好习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从而解决到根本问题。自从有了宝宝后,总是对一些育儿类的书特别上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读过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本育儿书。

除了颠覆以往认知的观点外,书中的内容也比较全面,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喜欢书中的一个观点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把孩子当成“同龄人一样”,不只是爱护,更多的是尊重孩子。

如果你在做妈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推荐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希望你也能得到一些帮助。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前提,很多父母只是把孩子当自己的“附属品”,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