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里,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将所有自然现象想象成“神灵”在控制,对不能改变、无法解释的事物,都存在敬畏的心理;如此想象出很多复杂的神话故事,主角就是各路神仙;这些神话故事通过各种史料、文献等等流传到今天,被人们所熟知;可是据专家考古发现,有两位“神”和故事中不一样,彻底颠覆了其中的形象,其中一位还是从“现实”世界“穿越”过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2004年,山东微山县两城乡出土九块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其中有四块内容相似,都有一个人面鸟身的“神”,他一手持针砭,一手诊脉行医;这个人面兽身的神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神医扁鹊;扁鹊在今天家喻户晓,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有《扁鹊见蔡桓公》的名篇;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去世的故事深入人心;在这里描述“扁鹊”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为什么画像石中他的形象如此怪异?

而据专家研究,其实古人的画像才是正确的,扁鹊确实是一个人面鸟身的形象,是人们心中的“医神”;这是怎么回事?说起人面兽身,在古时候的神话故事里十分常见;最著名的比如伏羲和女娲,他们都是人面蛇尾,两人合称“二皇”;山东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二皇”形象;如临沂独树头镇西张官庄的“二皇”画像内容为伏羲女娲蛇尾相交;费县垛庄镇潘家的两块“二 皇”画像内容分别为:伏羲人神蛇尾兽足,身上刻一日轮,执规;女娲人神蛇尾兽足,身上刻一月轮,执矩;等等。

综合考古发现以及史书记载,专家得出一个结论:古人将人面兽身的形象定义为“神”;按这个说法,扁鹊就是一个虚拟的形象,他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可是,史料记载中的扁鹊是有血有肉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据专家分析,历史上有两位扁鹊,一是黄帝时期的扁鹊,他是神话人物;因为远古时代人类无法抵抗疾病,不治之症有很多,加上认识有限,所以期待有一个“神”能替人们解除病痛;于是幻想出“扁鹊”这一“神医”形象;到了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秦越人,因医术高超,医好了无数病人,于是人们尊称他为“扁鹊”;他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神医。

还有一个神话形象于今天人们的理解不同,她就是“西王母”,也就是“王母娘娘”;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最为复杂的神灵之一;对其专题及其相关文献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古文献学、神话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诸多领域,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专家在相关领域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献中,对西王母的记载多有冲突和矛盾。

据《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一书中认为西王母是月神;史料记载:“淮南览冥,‘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之,遂奔,为月精。’”意思是,西王母藏有不死的灵药,而服了灵药,即成月精,说明西王母本是月精;还有一个说法:西王母是由月神西母演变而来:西、义、仪、宜、娥古音相同,“常羲”无疑就是月神嫦娥;这样说来,西王母与嫦娥是同一人;然而这和《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的“嫦娥奔月”神话正好冲突和矛盾;在这个传说中,西王母与嫦娥是同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人物。

在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中,有一幅“众仙出行”的画像,是以西王母为中心,同时包括蟾蜍、玉兔、三足乌、九尾山等各种奇禽异兽在内的完整的图像系统;在山东画像石中,有西王母形象的画像石多达315块,出现数量如此巨大,内容如此复杂的西王母画像,足以说明西王母在两汉神灵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大神”,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专家感叹地指出:由于各种分歧矛盾的记载,彼此的功能纷纷加诸这位西王母身上,以至于使她成了古今争议最多、身份和性格最不明确的一个神话人物;关于西王母的许多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在古老而神秘的神话世界里,哪位“大神”身上又不是有着无数的秘密呢?他们代表了古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淮南子·览冥训》《山东画像石》《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