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發展與內涵。今年以來,清江浦區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大整改力度,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環境得到大提升。

走進老壩農貿市場,整潔有序的攤位、乾淨整潔的地面、寬敞舒適的購物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整體改造後的老壩農貿市場功能完善、配套齊全,衛生環境明顯改善。

“現在環境好了,客戶也就多了;過去我們每天毛利一千塊錢左右,現在毛利要達到一千五。”市場經營戶王大爺開心地說。農貿市場是居民“菜籃子”供應的重要場所,涉及百姓民生,更是城市形象的一個窗口,其綜合整改一直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今年以來,清江浦區清河街道圍繞老壩農貿市場及周邊開展一系列改造提升和整治行動。目前市場內部改造已完成,增設了電動卷門、殺魚操作檯、格柵吊頂等設施,熟食、豆製品等攤位加裝了鋼化玻璃,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同時社區安排專人巡查市場內部,確保秩序、衛生管理長效常態。“我們在改造前廣泛聽取大家意見,集思廣益、採取聯動打造的方式方法,提升基礎設施,以點帶面、最終形成以老壩農貿市場爲點,三壩街爲面的整體提檔升級。”社區書記王春風介紹說。

目前,老壩農貿市場、周邊街巷,修補人行道板磚1600米,粉刷牆體外立面12000餘平方米,補植綠化4000餘平方米,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公益宣傳方面,新制作圍擋930平方米和高檔次公益插牌100個,以“傳統美德”“勵志奮鬥”“文明行爲”“健康生活”四個篇章爲主題製作手繪牆400餘平方米,全面提升周邊宣傳氛圍。針對車輛亂停放問題,在重要點位安裝了多個違停抓拍監控設施,依靠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強車輛管控。

停車有序、買菜放心,環境整潔、出行舒心,改造後的老壩農貿市場和門前三壩街不僅環境更優美,經營戶的誠信和服務意識也有了大幅提升,成爲文明創建中最鮮活的縮影。

(梁偉 陳非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