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臺後,德國爲何突然有錢了?答:在於希特勒的卓越經濟、外交才能,外加美國刻意在歐洲的資本佈局所致。

希特勒剛接手德國的時候,德國國內經濟確實是一派蕭條,國內失業人數也多達六百萬,當時還被英、法兩兄弟天天催收一戰的戰爭賠款,把德國人被逼得差點就改旗易幟另闢道路了,在面對這麼一堆爛攤子之際,作爲德國元首希特勒想要得到民衆的擁護,他必須要想方設法幫助德國緩解經濟和外交危機。

在當時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三駕馬車中,德國外貿出口算是折了,內部經濟消費也很乏力,只能靠着投資來振興經濟,而投資也是需要本金的,德國在內外交困的現實境況下,錢從何而來呢?

當然是借債,而且還是中長期的債務。

希特勒通過國家信用先是通過保險公司和儲蓄所,從國內的儲戶和保險者身上榨取資金,把國內現有的財富資源從個人手中提取出來,再向國外貸款,可能會有人會不解,德國是一戰的罪魁禍首,是世界各國的衆矢之的,不同的我勒索財富就不錯了,各國怎麼還會借錢給德國?

那是因爲一戰後的德國確實已經沒什麼油水了,滿足不了各國的盤剝期望,所以爲了長遠經濟回報,大家就不得不給德國先投資點錢,從而獲得長期更大的收益。

而且當時美國的野心也很大,一直都有資本向歐洲滲透,握住歐洲經濟命脈的圖謀,但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理由去往裏面砸錢,德國的落魄恰好爲美國提供了把資本佈局歐洲的契機,再加上當時美國大肆在國際輿論上給德國造勢,迫使英法等協約國也參與美國的既定計劃當中,之後美國國會通過議案,美聯儲給予德國鉅額貸款,助德國恢復經濟,史稱“道威斯計劃”,後來叫“楊格計劃”,以美國爲首的協約國向德國傾注大量資本,高達幾十億美元。

所以德國就有了發展的啓動資金,但是有了一副好牌並不代表能打好,而且這筆錢對當時的德國來講確實也不算多。

希特勒上臺後,他一方面加大投資,強調在經濟上強化行政效能,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經濟拉動的作用,效仿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大搞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飛機場、兵營、齊格菲防線、軍事重工業,大基建確實對經濟的拉動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國民生產總值連年倍增。

另一方面,把失業人口向工業部門引入,當工人飽和之後,剩下的社會百萬剩餘勞動力,採取優勝劣汰的選拔,充斥到官僚機構和軍營之中,希特勒僅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就解決了德國頭疼的失業問題,德國人對他的支持率也連創新高。

雖然德國的經濟逐漸復甦,但是重工業發展迅猛,造就了產能嚴重過剩,軍營中的百萬德軍又耗費着鉅額財政,國內面臨着新一輪經濟危機,國外還有一堆國家催收德國債務,想要收割德國財富,在德國內部民族主義的吶喊聲中,希特勒在迷茫之際選擇了戰爭的不歸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