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了《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經濟實力、內生動力、消費活力和區域能級4個維度,18個核心指標,30餘個支撐參考指標,對城區高質量發展潛力水平進行綜合評價。伴隨着“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的出爐,市中區榜上有名。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也在情理之中。深入市中區的發展肌理會發現,今年以來品質之區建設碩果累累。這一年,市中區堅持防控發展不放鬆、動能轉換不動搖、雙招雙引不減速、城鄉建設不失衡、精細治理不缺位、優化環境不停歇、圓夢小康不止步、從嚴治黨不懈怠,認真服務全市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對標打造“五個濟南”新要求,切實融入“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源源不斷爲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市中力量”。

緊抓“高質量”

讓城市更新更快、產城融合更活

《白皮書》指出,百強城區實力突出、引領強勁,是引領城市集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以來,市中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市第一;引進微軟Surface北方區結算中心等億元以上項目60個;截至8月底,11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6.59億元,品質市中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按照“臨危不懼、居危思爲、變危爲機”的思路,今年上半年,市中區持續用力爲產業賦能,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數字經濟崛起成峯,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拓點擴面,山東數字產業大廈、山東智能產業大廈、豬八戒網產業園高效運行;科技文創攏指成拳,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被列入省級重大項目,中日高科技產業園被列入省市重要對外開放平臺,iTOT總部、玲瓏輪胎研發基地、山東中醫藥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安可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科創項目花開市中;現代金融厚積成勢,全區新引進金融業區域總部2家,金融業完成增加值140.9億元,同比增長11.5%,中泰證券成爲全省首個登陸A股券商。三大新興主導產業全面破題起勢,全面推動市中發展質量更高、品質更優。

“服務立區”

釋放市場主體新活力

近日,山東出版集團、市中太乙診所等19家單位在辦理供水單位衛生許可、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等許可事項時,跳過申請環節,直接通過預約進行現場審查審批,承諾20日辦結的事項實現了1日“一鏈辦結”。辦事效率的提升,得益於市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踏勘現場容缺受理+獨任審批師制度”改革的深化推廣。

這是市中區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作爲參評“百強區”的一項參考指標,營商環境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城區的發展速度、質量和水平。今年以來,市中區持續擦亮“來市中好辦事”服務品牌,大力深化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減費用、減證明“五減”改革,全面推開一次成、一窗辦、一車驗、一筆批、一站式服務、統一評“六個一工程”。今年上半年,市中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8萬戶,總數達到10.14萬戶,發展活力全面迸發。

爲精準高效推進復工復產,全面激發消費活力和內生動力,市中區聚焦關鍵環節、關鍵難題、關鍵事項,搭建政銀企三方對接平臺,推出中小企業發展“13+3”項幫扶政策,打通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和濟南西門子變壓器有限公司省際物流“出海”綠色通道,妥善解決阿里巴巴工程師來濟施工問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在全市率先達到100%。同時堅持線上、線下聯動,在全市首發600萬元“全民消費券”,精心組織馬鞍山夜經濟活動和直播帶貨系列活動,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

聚焦聚力“中優”

融入發展大勢

一個區域最大的智慧莫過於找準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培養出競爭優勢。作爲“中優”戰略的主戰場,市中區緊緊抓住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這一重大機遇和國土空間規劃調整這一有利契機,以二環南科創帶和南部科創新城“一帶一城”建設爲核心,加快片區拆遷建設,抓好項目策劃落地,強化政策要素保障,全力突破中部崛起,拉動北部、南部協同提升,實現以新城建設帶動老城更新、以老城更新促進新城建設,打造引領城鄉融合發展的主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實施高水平開放的新窗口。

民生“小事”,同樣是發展“大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作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市中區今年以來先後實施宅科、相家、土屋等5個齊魯樣板村和小莊、仁裏、瓦峪、小白4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圍繞實現9個貧困村穩定脫貧,實施扶貧產業項目12個。市中區積極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上半年安置城鎮就業9982人,爲重點人羣和中小微企業發放各類補貼、貸款1.42億元,開工建設6所學校,全力抓好15個安置房項目建設……在市中人民眼中,一個個社會事業發展帶來的變化讓他們真實感受到了“市中溫度”。

來源:濟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