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楊冪因出演武俠劇《神鵰俠侶》而正式出道,之後又拍了《仙劍奇俠傳》,雖然有了一定的名氣,但是還不能算是一線明星,直到2011年出演了穿越劇《宮》,一時間聲名大噪,晉升爲一線女星行列。

同年7月恐怖片《孤島驚魂》上映,雖然電影本身爭議較大,但是不可置疑的是它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同時上映的還有《建黨偉業》和《武俠》,在兩部大IP電影的夾擊下,依然取得了8500萬的票房,而拍攝成本僅幾百萬元,楊冪也因此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之後趁熱又接拍的《畫皮Ⅱ》、《春嬌與志明》等多部作品,這也讓他成爲了頂級的流量明星。2012年楊冪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雖然楊冪在當時很火,但是也只是資本市場的一個賺錢的媒介,因此楊冪在自己的當紅期也開始進入了資本市場,於是在2015年,楊冪、趙若堯、曾嘉三人成立了西藏嘉行,其中曾嘉從早期開始就是楊冪的經紀人,而趙若堯是曾嘉的助手。

2015年9月,西藏嘉行收購了新三板上市公司西安同大37.5%的股份,嘉行藉此完成了借殼上市新三板,隨之在2016年5月,西安同大改名西安嘉行,但是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楊冪只佔股7.125%,曾嘉佔63.5%,趙若堯佔36.5%,因此按照紙面數據,嘉行的實際控制人是曾嘉,具體其中有沒有代持的情況,這不得而知。而此時嘉興傳媒的估值爲2500萬。

在改名後不久,嘉興傳媒向尚世影業定向發行股票,分兩次募資3億元。尚世影業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與嘉興傳媒簽署了對賭協議,協議內容是嘉興傳媒在2015到2017年三年間的淨利潤不得低於3.1億,否則嘉興傳媒將以15%的收益率回購尚世影業的股票,這不免讓人從中多少看到了一些高利貸的影子。

嘉行的員工這三年如臨大敵,所有的員工都在瘋狂地接廣告、接影視劇,甚至很多的影視劇都不在乎劇本的好壞,其中的代表是《我是證人》和《怦然心動》,雖然口碑一般,但是由於楊冪當時已經是頂級流量,所以票房的進賬也非常的可觀,再加上後面楊冪的現代職場劇《親愛的翻譯官》、迪麗熱巴的《漂亮的李慧珍》,以及參加的各種綜藝節目和廣告,嘉行傳媒在前兩年就完成了2.1億的淨利潤。

在2017年年初楊冪的新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開播,網絡點擊率竟然高達370億,“楊冪之後再無白淺”登上熱搜,也因此楊冪的熱度空前高漲,當然這也爲嘉興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嘉行傳媒僅2017年的全年營收就達到了4.8億,淨利潤1.94億,三年總利潤4.02億,遠超之前對賭協議中的3.1億。

在確定自己能完成對賭協議之後,嘉行和完美世界達成協議,嘉行出資5億元收購嘉行10%的股份,因此可以推算出,當時的嘉行已經被估值50億,從2500萬到50億,僅用了三年的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