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 "春種一顆粟,秋收萬顆子。"又到了豐收的季節,田野裏一片片金黃色的稻浪,空氣裏彌散着稻香。對於王室榮一家來說,晚稻的收成,和今年的收入息息相關,也關係着兒子讀大學的學費,看着收割中的稻田,他不禁發出感慨:"農民,現在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

奮鬥改變人生

王室榮是興國縣和平村的一名普通農民,今年52歲,是通過碧桂園開展種植扶貧水稻受益的貧困戶之一。2017年,已經"五十知天命"的他想要改變一家人貧困的現狀,他利用碧桂園扶貧團隊發下來的種子,嘗試了加大水稻的種植面積,成功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2019年他通過種植水稻,養殖致富和生態護林員的補助,年均收入39200元,這筆可觀的收入給不富裕的家庭帶去了無限希望。

2020年,爲了增加收入來源,王室榮開闢荒山,荒山上野豬和其他野生動物會來破壞稻田,他就在稻田旁邊建立了防止野豬進入的鐵絲防護網,爲了養活水稻,他直接引水到農田中。他說:"我不種的話,好好一塊地就一直沒有人去種,那這一塊塊好田就都浪費了"正是這樣的想法驅動他在荒地日復一日地忙碌。

王室榮種植水稻的位置

援助溫暖人間

9月初,正值晚稻的收割之際,王室榮卻日漸憂心。和鄉親們說的情況一樣,種在梯田上的水稻,大風一吹,就會被颳倒一片,更別說夜裏還常常有野豬的偷襲。儘管每天夜裏他都會去農田中查看,可在收割的前一晚,野豬的突然襲擊還是破壞了一大片成熟的稻子,水稻的產量已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一家四口人,母親已經年邁,勞動力嚴重不足,已經不能進田收割,一想到今年兒子讀大學的學費還沒有着落,他的心情更加急迫。

碧桂園扶貧幹部得知這一情況後,馬上聯合和平村"老村長"張練功一起幫助王室榮家收割水稻。9月13日,碧桂園扶貧幹部和村長等人努力幫助王室榮搶收水稻,爲了儘量挽回損失,大家一刻也不敢停歇,累了就坐在田埂旁休整一下,餓了就在稻田裏喫自己帶來的盒飯,通過大家的努力,王世榮家的水稻已經全部搶收完畢。王室榮夫婦感謝又激動的說到:"眼看着這晚稻就要被野豬破壞的差不多了,要不是你們來幫助我們收割水稻,我們真的不知道今年要怎麼辦了。非常感謝碧桂園公司,不但爲我們送來了種子,又是我們秋收的強力後援。"

和平村"老村長"張練功(左一)在幫助王室榮(右一)搶收水稻

這只是碧桂園在興國扶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2020年,碧桂園針對興國縣的水稻扶貧項目投入20萬元,爲村集體購置農機捐贈八萬元,爲農戶發放自購種子補貼和發放免費稻種,其中發放種子的數量共計4360斤,還爲村民組織技術培訓,同時爲農民解決幹谷的銷售問題,高價回購幹谷。曾有村民說過:"農業一定會爲大山深處的鄉親們,改變貧困的命運,脫離貧困的枷鎖。"而這也是碧桂園扶貧團隊翹首以盼的事情。

編輯丨鄧藝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