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片區推聯動 快速高效幫羣衆解決問題)

我在信都區李村鎮紀委工作4年了,雖然鄉鎮一級紀委越來越受到重視,各方面條件一直在改善,但人手不夠、案件難啃、監督乏力始終是各個鄉鎮紀委的最大窘境。

今年全市推行鄉鎮紀委規範化建設後,這塊“心病”總算得到了解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區紀委監委推動的鄉鎮紀委片區聯動協作模式。這個模式是按照地域毗鄰、便於協作的原則,把各個鄉鎮劃分成若干協作區,統籌使用協作區內的鄉鎮紀委力量,採取異地、聯合、交叉等方式開展調查覈實,這樣就能變“單兵作戰”爲“協同作戰”。今年6月,我參加區裏組織的協作區鄉鎮異地交叉督查,監督重點鎖定在村(居)養老保險金髮放上。領到任務後,我正發愁如何下手時,我們片區組長、區紀委第六監督檢查室主任武勝軍從如何走訪羣衆、怎樣發現問題等方面給我們作了詳細講解,教會了我方法,也增強了我開展監督的底氣。

走訪第二天,就收集到羣衆反映“洛西村60歲以上享受養老保險金的老人未按規定進行認證”的問題線索。這一情況立即引起了我們的關注,組長武勝軍第一時間安排任務,將10名工作人員分成3個小組,一組負責對比民政部門數據,二組入村逐戶覈查,三組安排有財務經驗的人員審查村會計賬目。

經過5天的詳細調查覈實,發現洛西村村民尹某死亡,卻長達53個月冒領養老保險金4180.92元。最終,冒領的養保險金全部足額追繳,該村黨支部原委員兼會計張美秀因工作疏忽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這個案件的辦結,給了我很大觸動。以前,這樣的案件都需要鎮紀委耗費大量時間還要借專業人員才能完成,有時還因抹不開情面耽誤辦案效率。片區聯動協作,破解了鎮(街道)紀(工)委力量不足、業務不精、抹不開情面的難題,實現了鄉鎮紀委力量有效整合、能力有效提升。不止於此,各片區還每月召開一次例會,組織幹部學習業務知識,分析研討案件,傳授講解辦案技巧,通過實戰練兵和“傳、幫、帶”,提高了鄉鎮紀委幹部業務水平和爲羣衆解難題的能力。

現在的鄉鎮紀委,不僅有區裏的“領辦員”,更有協作區的“朋友圈”,徹底告別了“單兵作戰”。眼看着鄉鎮紀委從陣地、人員、執紀方式到監督實效逐年的變化,我感覺底氣十足,也真正覺得自己能爲羣衆利益保駕護航,爲老百姓辦點暖心窩兒的事了。(作者:邢臺市信都區李村鎮紀委書記)

邢臺市信都區鄉鎮紀委第六協作區工作人員在李村鎮西戶村走訪覈實惠農資金使用情況。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0年第18期,作者:武瑞)

相關文章